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论逻辑网络设计过程中财用户需求的把握 对于网络规划设计工程师来说,在把某项工作系统化的时候,

论逻辑网络设计过程中财用户需求的把握

对于网络规划设计工程师来说,在把某项工作系统化的时候,正确地理解该项工作的内容并设计出有效的系统,是一件最困难的事情。为了把用户的需求正确无误地反映到网络工程项目的逻辑设计文档中,常规的做法是将该工程项目的需求说明书和逻辑设计文档交给用户征求意见。

请围绕“逻辑网络设计过程中对用户需求的把握”论题,依次对以下3个问题进行论述。

1.叙述你参与规划、设计的网络工程项目的概要及其逻辑网络设计的目标,说明你所承担的工作。

2.结合你的切身实践叙述该项目网络技术选择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3.就你所下过功夫的地方叙述,为了把用户需求反映到网络工程项目的逻辑设计文档中,采取了哪些手段与用户进行通信?对于你所采用的手段,各举出一点你认为有效果的方面和无效果的方面,简要叙述你对这方面的评价。

提问人:网友hongxin123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论逻辑网络设计过程中财用户需求的把握 对于网络规划设计工程师…”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大学拟建设无线校园网,委托甲公司承建。甲公司的张工程师带队去进行需求调研,获得的主要信息有:校园面积约4km2,室外绝大部分区域、主要建筑物内实现覆盖,允许同时上网用户数量为5000以上,非本校师生不允许自由接入,主要业务类型为上网浏览、电子邮件、FTP、QQ等,后端与现有校园网相连,网络建设周期为6个月。张工据此撰写了需求分析报告,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应是(8)。为此,张工在需求报告中将会详细地给出(9)。张工随后提交了逻辑网络设计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

①网络拓扑设计。

②无线网络设计。

③安全接入方案设计。

④地址分配方案设计。

⑤应用功能配置方案设计。针对无线网络的选型,最可能的方案是(10)。针对室外供电问题,最可能的方案是(11)。针对安全接入问题,最可能的方案是(12)。

张工在之前两份报告的基础上,完成了物理网络设计报告,其核心内容包括:

①物理拓扑及线路设计。

②设备选型方案。在物理拓扑及线路设计部分,由于某些位置远离原校园网,张工最可能的建议是(13)。在设备选型部分,针对学校的特点,张工最可能的建议是(14)。

空白处(9)应选择()

A. 校园地图及无线网络覆盖区域示意图

B. 访问控制建议方案

C. 应购置或配置的应用软件清单

D. 对原校园网改造的建议方案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建筑工程合同工期为25个月,其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该计划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网络图工作持续时间单位为月)。 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是多少?为保证工期按期完成,哪些施工应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利用光线进行创作,并对照片得光线分布进行分析并描述拍摄得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背景材料】R公司中标一高层写字楼工程,合同工期20个月。按照招标文件中合同条款的规定,工期每提前一个月奖励5万元,每滞后一个月罚款10万元。在开工之前,须向工程师提交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网络图,R公司对各工序的划分和各工序的逻辑关系见表3-2。

根据此表编制的网络图获得工程师的批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E工作为软弱地基土开挖工程,边坡支护、降水工作(不在招标范围之内)由业主委托专业基础施工企业C公司施工。该公司使用土锚拉结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因南部边坡土质过于复杂,部分地段出现失稳征兆,及时采用应急方案得以纠正。R公司在基坑内的作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北边坡的施工过程中,R公司开挖土方过快,使得卸载过急,导致出现地基反弹、边坡出现失稳征兆。后由C公司处理后得以解决。由于以上原因,使工期延长2个月。业主经评估,认为双方对工期延误的责任各占50%。

事件二:I工作为顶层钢结构工程。钢结构加工前,业主通知施工单位该工程需进行设计变更,以实现更多的使用功能,但设计变更图纸几经反复,造成I工作延长2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背景资料:   某人防工程,建筑面积5000m2。地下一层,地上9层,层高4.0m。基础埋深为自然地面以下6.5m。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理。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签订了施工成包合同。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场区内方格控制网坐标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测设。   事件二:工程楼板组织分段施工,某一段个工序的逻辑关系见下表: 工作内容 材料 准备 支撑 搭设 模板 铺设 钢筋 加工 钢筋 捆扎 混凝土 浇筑 工作编号 A B C D E F 紧后工作 B、D C E E F - 工作时间 (天) 3 4 3 5 5 1   事件三:砌体工程施工时,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变更部分新增构造柱的钢筋做法提出疑问。   事件四:工程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平战结合、综合使用”的原则。平时用做停车库,人员通过电梯或楼梯通道上到地面。工程竣工验收时,相关部门对主体结构、建筑电气、通风空调、装饰装修等分部工程进行了验收。   问题:   1.事件一中,建筑物细部点定位测设有哪几种方法?本工程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   2.根据事件二表中给出的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并计算该网络计划图的工期。   3.事件三中,顺序列出新增构造柱钢筋安装的过程。   4.根据人防工程的特点和事件四中的描述,本工程验收时还应包含哪些分部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