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关于“以仁安人,以义正我”的理解,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B.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

C.仁,人也,义,我也

D.仁义皆为正我量人之道

提问人:网友18***246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B,占比40%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0%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0%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10%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56.***.***.2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92.***.***.6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50.***.***.21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34.***.***.9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30.***.***.17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80.***.***.4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19.***.***.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28.***.***.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80.***.***.24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18.***.***.17]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关于“以仁安人,以义正我”的理解,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单选题】哪位先哲曾说“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A.孔子

B.朱熹

C.董仲舒

D.孟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董仲舒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A.“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B. “强勉行道”

C. “必仁且智”

D. 重义轻利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对贤良策》的道德教育内容:树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以仁俺人,以义正我;必仁且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以下属于中国传统伦理中“人道”思想内涵的是:

A.人道的核心是“仁”

B.人伦设计中的家族本位、血缘亲情构成道德人格的基础

C.仁、义、礼、智总是主体

D.以“修己安人”为模式,以“内圣外王”为目标,追求道德人格的建立和提升 E中国伦理的“人道”不但是为人之道,待人之道,而且是治人之道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哪些是古人关于义利的理解()。

A.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B.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C.放于利而行,多怨

D.笑贫不笑娼

E.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这段文字出于()

A.《论语·为政》

B.《礼记·礼运》

C.《礼记·王制》

D.《论语·里仁》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大同》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

阅读《大同》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隐: 家: 池: 固: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这段文字运用何种论述方法阐明观点?效果如何?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说法不是儒家的是:( )

A.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C.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D.法势术皆帝王不可一无之具。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开篇以常见之物设喻,阐明治国之道,对唐太宗奢靡生活进行了委婉讽谏

B.魏徵认为要保守天下,须竭诚以待下,忌纵情以傲物,为写十思铺垫

C.魏徵从生活到政治、从个人欲望到品德修养劝谏太宗十思,其核心为正己安人

D.本文多用骈偶句,铿锵成韵,一气呵成,气势雄健而有力,辞工文畅,振聋发聩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