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朱熹说:"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体现他主张的教学原则是()

A.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B.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C.教人有序不可说等

D.自动和适时的启发

提问人:网友18***192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A,占比40%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30%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0%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31.***.***.6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71.***.***.20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16.***.***.23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64.***.***.14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38.***.***.20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4.***.***.22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32.***.***.20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06.***.***.23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25.***.***.7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71.***.***.16]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朱熹说:"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朱熹说:"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他强调了()的教学原则。

A.时习

B.笃行

C.博学与专精

D.勇猛奋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陆九渊和朱熹的思想分歧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陆九渊的“心即理”与朱熹的“性即理”

B.陆九渊的“尊德性”与朱熹的“道问学”

C.陆九渊的“由约至博”与朱熹的“由博返约”

D.陆九渊的“太简”与朱熹的“支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朱熹字晦庵,其学说大致为理气二元论、理在气先说、礼全气偏说、格物致知说,生平著述约二三十种,下列著述不属于朱熹的是()

A.《大学中庸章句》

B.《朱子晚年定论》

C.《论语孟子集注》

D.《诗集传》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文意理解题: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

文意理解题: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学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腊遂直以为古书不宜今厌而弃之相率以为局方之学间有读者又以济其方技漫不之省医道隐晦职此之由可叹也震亨三十岁时因母之患脾疼众工束手由是有志于医遂取素问读之三年似有所得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药而安因追念先子之内伤伯考之瞀闷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积痰一皆没于药之误也心胆摧裂痛不可追然犹虑学之未明至四十岁复取而读之顾以质钝遂朝夕钻研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又四年而得罗太无讳知悌者为之师因见河间戴人东垣海藏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又知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立方有方无论无以识病有论无方何以模仿夫假说问答仲景之书也而详于外感明著性味东垣之书也而详于内伤医之为书至是始备医之为道至是始明由是不能不致疑於局方也局方流行自宋迄今罔间南北翕然而成俗岂无其故哉徐而思之湿热相火自王太仆注文已成湮没至张李诸老始有发明人之一身阴不足而阳有余虽谆谆然见于素问而诸老犹未表章是宜局方之盛行也震亨不揣荒陋陈于编册并述金匮之治法以证局方之未备间以己意附之于后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故目其篇曰格致余论未知其果是否耶后之君子幸改而正诸(朱震亨《格致余论•序》)

要求:

⑴给上文标点

⑵说出文中的黑体字意思

⑶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⑷文意理解

①在学习《素问》问题上作者批评了当时社会存在哪些错误态度?

②作者如何评价《素问》和《本草》在医学中的作用?

③作者是如何看待《局方》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朱熹所说的“理”,即“天理”,或称为“道”。判断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请给下文标注标点。黄帝神农越人仲景之书文词古奥搜罗广远非渊博通达之人不可学也凡病之传变在
于顷刻真伪一时难辨一或执滞生死立判非虚怀灵变之人不可学也病名以千计病症以万计脏腑经络内服外治方药之书数年不能竟其说非勤读善记之人不可学也又内经以后支分派别人自为师不无偏驳更有怪僻之论鄙俚之说纷陈错立淆惑百端一或误信终身不返非精鉴确识之人不可学也故为此道者必具过人之资通人之识又能屏去俗事专心数年更得师之传授方能与古圣人之心潜通默契今之学医者与前数端事事相反以通儒毕世不能工之事乃以全无文理之人欲顷刻而能之宜道之所以日丧而枉死者遍天下也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朱熹政治哲学的最高范畴是什么?

A.理

B.道

C.仁

D.心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朱熹认为____是万物构成的材料。

A.理

B.气

C.物

D.道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能够体现“湖湘文化是一种求变趋新的文化 ”的事例有

A.王船山信守“道随器变”,“天地之化日新”的理念,自立宗主,大胆提出 “六经责我开生面”,“道莫盛于趋时”。

B.魏源说:“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 ”

C.近现代多次社会变革,湘人往往首举大旗、首开风气、砥柱中流、引领潮流,就是这种求变趋新湖湘文化的典型体现。

D.章士钊在一篇文章中说: “湖南人有特性,特性者为何?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心之所能安。势之顺逆,人之毁誉,不遑顾也。 ”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提出“理”“性”“道”等哲学范畴,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的儒家学派人物是()。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