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古代男子15岁,称为()。

A.总角

B.豆蔻

C.束发

D.弱冠

提问人:网友cyt100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八岁的少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专门的称谓来代替,下面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1)束发(2)而立(3)垂(4)总角(5)期颐

(6)弱冠(7)耄耋(8)不惑(9)花甲(10)豆蔻

A.A.(2)(7)(5)(8)(1)

B.B.(4)(3)(10)(1)(6)

C.C.(1)(3)(5)(6)(10)

D.D.(4)(6)(9)(10)(2)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古人的年龄有时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年龄段的人被称为()。
A.垂髫

B.豆蔻

C.总角

D.束发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代替,如“而立”指男子30岁,“不惑”指男子40岁,“弱冠”指男子()岁?

A、三四岁到八九岁

B、八九岁到十三四岁

C、十五岁

D、二十岁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科举制度中各省举人到京会考,称为会试,故通称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明史.选举志》:“会试第一为会元。”会试后尚有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C、丁忧是中国古代官员居丧的专用名词,即官员遭父母或其他尊长之丧,必须暂离公职,回藉守丧三年,期间停止升转,停给俸禄,然仍准算历俸,待守制期满,重新出来任职。丁忧其间在饮食、服饰、起居及婚嫁、赴考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

D、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如:垂髫: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指童年或儿童。始龀:龀,儿童换牙,指七八岁。不惑:指四十岁。艾:指五十岁。黄发:指长寿老人。期颐:指九十岁。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

B.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C.《五柳先生传》《出师表》《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表”“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D.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复杂人假设认为,有普遍适用于各种情境的管理措施,管理者应该按照一种方法对员工进行管理。( )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社会人”假设是组织行为学家提出的一种与管理有关的人性假设。“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是次要的,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起决定作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是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方式?( )

A.员工的奖金与绩效挂钩,并且实行秘薪制

B.鼓励、支持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职业培训

C.对不同年龄层的员工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

D.上级和下级不同程度地参与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一篇议论文有了正确而鲜明的观点,还必须有确切而充分的材料来证明。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材料就是论据。论据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叫做事实论据;另一类是人们公认的道理、格言、谚语等,叫做道理论据。一篇文章运用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这种论证方法我们称为“摆事实”。运用道理论据来证明观点则称为“讲道理”。以上文字所讲述的主要内容是()。

A.议论文既要有论点,也要有证明论点的论据

B.议论文要有充分的证明材料

C.议论文中两类不同的论据

D.议论文中“摆事实”和“讲道理”都必不可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B.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C.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袭珍珠港

D.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