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主观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提问人:网友xqhpx001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案例 南京条约 1840年英国借口林则徐在广州销毁鸦片、妨碍通商,派“远征军”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

案例 南京条约

1840年英国借口林则徐在广州销毁鸦片、妨碍通商,派“远征军”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乘战胜之威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也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是中国在英国侵略者的炮舰威胁下签订的,开创了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用条约形式掠夺和奴役中国人民的恶劣先例。《南京条约》共十三款,规定英国从中国取得许多特权,主要内容有:割占香港;勒索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废除行商制度。此外,条约没有谴责英商贩毒的罪行,反而说,林则徐勒令英国官员和商人交出鸦片并予以销毁是错误的,中国必须给予赔偿。这实际上等于承认鸦片输入是合法的。《南京条约》为掠夺奴役中国人民开了恶劣的先例,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首先,它使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此后,中国逐渐丧失了独立的地位,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二,《南京条约》的签订和实施,加速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场所和原料产地。第三,它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巨额赔款和鸦片大量输入所产生的银荒,使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中国人民所受到的毒害和负担更加沉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纪初,应该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出鸦片,鸦片贸易使中国的白银外流,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为此,林则徐进行了虎门销烟。下列关于鸦片战争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双方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C.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鸦片的行动,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

D.《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标志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B.第二次鸦片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C.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形成的标志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B.第二次鸦片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形成的标志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C.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840年英帝国主义为了向我国强行输入鸦片,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马克思:“各参战国得到的好处——其中也有俄国和美国的份——纯属商业性质,而且正如我们前次所指出;这些好处大部份都是虚幻的。在目前情况下,对华贸易除鸦片和若干数量的东印度棉花外,只能仍以中国商品即茶叶和丝的出口为主,而这种出口贸易取决于外国的需求而不是取决于中国政府提供方便的多少。”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描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后的情形

B.说明中国在茶、丝为主的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C.马克思认为当时列强的对华贸易形势并不乐观

D.马克思认为列强发动的对华战争纯属商业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

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因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

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照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盂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述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英属印度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带来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使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政府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

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

A.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B.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C.鸦片贸易应该由清政府负主要责任

D.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