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肠道病变的性质是:A.卡他性炎症B.出血性炎症C.变质性炎D.化脓性炎症E.假膜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肠道病变的性质是:

A.卡他性炎症

B.出血性炎症

C.变质性炎

D.化脓性炎症

E.假膜性炎症

提问人:网友liao044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肠道病变的性质是:A.卡他性炎症B.出血…”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女孩,12岁。因发热1d,呕吐1次,腹痛,腹泻6次,大便呈脓血样,有里急后重。大便常规:粘液++,白细胞50~60/HP,红细胞20~25/HP,吞噬细胞3~5/HP。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大便培养宋氏痢疾杆菌阳性,根据药敏试验予氟哌酸治疗,3d后症状消失。复诊时告诉患儿及家长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病人的隔离期应是()

A. 症状消失后1周

B. 有效抗生素治疗7~10d后

C. 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D. 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

E. 症状消失后,停药2d后,大便培养连续2次每天1次阴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者男性,46岁,反复发作腹泻、左下腹痛伴脓血使4年余,食欲下降,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反复抗生素治疗无效,否认结核病史及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查体:T37.5℃,面色苍白,心肺(-),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及包块,Hb76g/L,WBC12.5×109/L,其中N75.8%.ESR56mm/h,CRP36mg/L,PPD试验(1:10000)(一),大便常规:RBC(+),WBC(-),多次大便细菌培养均阴性。血CEA、CA-199及CA-125均正常水平。X线钡灌肠示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粗乱及颗粒样改变,多发性浅溃疡,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为协助诊断,可采用的核医学检查方法有()

A.67Ga显像

B.99mTc-MIBI

C.111In-Oxine-WBC显像

D.99mTc-AGAB显像

E.99mTc-IgG显像

F .18F-FDG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者男性,46岁,反复发作腹泻、左下腹痛伴脓血便4年余,食欲下降,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反复抗生素治疗无效,否认结核病史及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查体:T37.5℃,面色苍白,心肺(-),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及包块,Hb76g/L,WBC12.5×10g/L,其中N75.8%,ESR56mm/h,CRP36mg/L,PPD试验(1:10000)(-),大便常规:RBC(+),WBC(-),多次大便细菌培养均阴性。血CEA、CA-199及CA-125均正常水平。X线钡灌肠示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粗乱及颗粒样改变,多发性浅溃疡,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临床对该病例诊断意义最大的检查方法是()

A. 血沉

B. PPD试验

C. X线钡剂灌肠检查

D. 血CEA测定

E. 核素标记白细胞显像

F . 结肠镜活组织检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男,23岁,反复发作黏液脓血便伴左下腹痛3年余。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否认结核病史及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否认疫水接触史。PE:T37.8℃,HR95次/分,贫血貌,心肺(-),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Hb70g/L,WBC11.5×109/L,其中N72.5%,L24.8%,ESR38mm/h,CRP45mg/L,PPD试验(1:10000):(-),结核芯片:LAM抗体、38kD及16kD抗体均阴性,大便常规:RBC(+),WBC(-),多次大便细菌培养均阴性。血CEA及CA199均正常水平。X线钡灌肠示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粗乱,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临床行99mTc-HMPAO-WBC肠道炎症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常无需肠道准备

B. 图像质量优于111In-Oxine-WBC显像

C. 在静脉注射显像剂后1、4和24小时进行显像,使用低能通用型平行孔准直器

D. 2h后消化道内无明显放射性浓聚

E. 可评价肠道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治疗效果

F . 抗生素治疗对显像诊断的阳性率影响甚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女,30岁,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3天,最初为稀便,2天后为粘液脓血便, 偶见片状灰白色膜状物排出。此病变最可能的炎症类型是 A. 纤维素性炎症 B. 变质性炎 C. 浆液性炎 D. 出血性炎 E. 化脓性炎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

A、急性化脓性炎症

B、渗出性炎症

C、增生性炎症

D、纤维素性炎症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细菌性痢疾最常累及的部位是

A、升结肠

B、乙状结肠和直肠

C、横、降结肠

D、回肠下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血液

D、注射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为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脑疝形成

C、肉芽肿形成

D、蛛网膜下腔积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细菌性痢疾的溃疡特点是

A、长轴与肠管平行的椭圆型

B、长轴与肠管垂直的条带状

C、烧瓶状

D、浅表地图状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