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用以表现自己自信之情的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

A.吕尚

B.伊尹

C.宗悫

D.曹操

提问人:网友lixin080108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C,占比50%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30%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20%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19.***.***.1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97.***.***.15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42.***.***.11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84.***.***.19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32.***.***.6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01.***.***.12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52.***.***.8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52.***.***.17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50.***.***.20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76.***.***.163]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用以表现自己自信之情的典故所涉及的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其中,“闲来垂钓”说的是谁的故事?( )

A、伊尹

B、姜子牙

C、管仲

D、鲍叔牙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行路难》中用行为细节来抒情的诗句是()。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B.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各项对有关课文的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善于通过矛盾冲突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展现人物的思想,本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后来被逼上梁山的林冲就很典型。

B.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他仍坚决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施舍,表现了一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尊严和气节。

C.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诗人大家辈出,比如浪漫主义风格代表李白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等,现实主义风格代表杜甫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D.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一生坎坷早就了他辉煌的文学成就。《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就是他困顿儋州时期的名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司马迁写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当今社会,也有成千上万的英模人物,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曲折,以坚定的信心在逆境中奋起,最后赢得了成功,成为了新时期学习的榜样。这启示我们,对于人生旅途中的逆境,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大胆正视,积极应对

B.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C.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共鸣,原是物理学方面的一个术语,指在不同物体之间,由声波作用引起的共振现象。在文学理论中,则通常是指文学接受过程中出现这样的两种情况:一是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深深打动,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界,使鉴赏主题与艺术形象之间契合一致、物我同一,物我两忘;二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
A.林黛玉在听了《牡丹亭》的曲调后,从作品所展示的杜丽娘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等情绪中,受到了强烈的感受,始则“如痴如醉,站立不住”,继而“心痛神驰,眼中落泪”,任平时积蓄的一腔忧郁悲痛之情尽情流泻。

B.列宁十分欣赏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在艰难的时刻,当党的工作需要渡过难关,他总喜欢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作品里说过的一句话“革命斗争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

C.白居易左迁九江司马,远离庙堂,壮志难酬,沉醉于琵琶女的琵琶曲,有感于琵琶女的身世境遇,“与我心有戚戚焉”,“同是天阳沦落人”,因而创作出传颂千古的《琵琶行》。

D.春季来临,万物复苏,繁花似锦,小草翠绿欲滴,努力伸展着腰肢,面对此情此景,小苏早已陶醉在这“乱画卷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美景中,准备吟诗一首。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结尾两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行路难》(其一)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
A.将登太行雪满山

B.停杯投箸不能食

C.闲来垂钓碧溪上

D.拔剑四顾心茫然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通过李石清这一人物形象揭露和鞭策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文学作品是《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冯谖三次弹铗而歌分析作者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这一情节表现了冯谖、孟尝君怎样的性格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