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企业希望分析其加工轴棒的直径波动情况并进行过程控制.工序要求为Ф20±0.02 毫米.在对直径的测量时,有两种意见,一是建议用塞规,测量结果为通过/不通过,每分钟可测 5 根;另一种意见是采用游标卡尺测出具体直径值,每分钟只能测1根轴.经验表明,轴的合格率为99%左右.若希望进行过程控制,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A.用塞规,每次检测1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

B.用塞规,每次检测5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

C.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5根轴,用RX 控制图

D.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10根轴,用RX 控制图

提问人:网友154336271 发布时间:2022-10-14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A,占比50%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30%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20%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99.***.***.21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00.***.***.23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41.***.***.3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39.***.***.14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2.***.***.19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34.***.***.5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32.***.***.19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99.***.***.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43.***.***.30]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某企业希望分析其加工轴棒的直径波动情况并进行过程控制.工序要…”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企业希望分析其加工轴棒的直径波动情况,并进行过程控制。工序要求为Φ20±0.02mm。在对直径的测量时,有两种意见,一是建议用塞规,测量结果为通过/不通过,每分钟可测5根;另一种意见是采用游标卡尺测出具体直径值,每分钟只能测1根轴。经验表明,轴的合格率为99%左右。若希望进行过程控制,应采取的具体方案是()

A.用塞规,每次检测1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

B.用塞规,每次检测5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

C.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5根轴,用上图所示控制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企业希望分析其加工轴棒的直径波动情况并进行过程控制。工序要求为Ф20±0.02毫米。在对直径的测量时,有两种意见,一是建议用塞规,测量结果为通过/不通过,每分钟可测5根;另一种意见是采用游标卡尺测出具体直径值,每分钟只能测1根轴。经验表明,轴的合格率为99%左右。若希望进行过程控制,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A.用塞规,每次检测1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

B.用塞规,每次检测5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

C.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5根轴,用X.R控制图

D.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10根轴,用X.R控制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企业希望分析其加工轴棒的直径波动情况并进行过程控制。工序要求为Ф20±0.02 毫米。在对直径的测
量时,有两种意见,一是建议用塞规,测量结果为通过/不通过,每分钟可测5 根;另一种意见是采用游标卡尺测出具体直径值,每分钟只能测1 根轴。经验表明,轴的合格率为99%左右。若希望进行过程控制,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A.用塞规,每次检测100 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 控制图

B.用塞规,每次检测500 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 控制图

C.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5 根轴,用X ?R 控制图

D.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10 根轴,用X ?R 控制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黑带小覃在轴棒厂工作,他负责每天抽取轴棒直径观察是否在φ50±1mm的规格范围内。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对同一个轴棒相同位置的直径重复测量存在误差,同样的批次不同的轴棒之间的直径也不同,不同批次的轴棒的直径更有差别。如果小王想了解轴棒直径的波动源,正确的变异源分析的抽样方案和分析方法是()

A.连续抽取8个批次,每个批次抽取4个轴棒,每个轴棒在相同位置测量3次,进行嵌套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

B.连续抽取8个批次,每个批次抽取4个轴棒,每个轴棒在相同位置测量3次,进行交叉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

C.连续抽取8个批次,每个批次抽取4个轴棒,每个轴棒在相同位置测量2次,进行嵌套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

D.选择一个批次,抽取32个轴棒,每个轴棒在相同位置测量3次,进行交叉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某企业希望利用控制图对生产批量大、长期进行加工的轴外径尺寸进行监控,为此,首先确定了选用的控制图类型,并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绘制分析用控制图。 适宜使用的控制图有()。

A.P图

B.X-S图

C.X-R图

D.np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由磨床加工后生产出的销钉之直径间波动较大,希望分析出波动的来源。为此,从车间中随机选出4台磨
床并编好号,选出三名工人,让他们轮流在各磨床上生产出5颗销钉,在每支销钉的两端分别测量出其直径值。在计算方差分量时,应该采用下列方法()

A.直接使用全嵌套方差分量计算办法,依次选磨床、工人、销钉三因子

B.用一般线性模型三因子交叉:磨床ǀ工人ǀ销钉

C.用一般线性模型三因子先交叉后嵌套:磨床ǀ工人+销钉(磨床工人)

D.销钉是误差,用一般线性模型二因子交叉:磨床ǀ工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小轴上有一外圆,直径为[图],表面粗糙度为0、8μm,其加...

某小轴上有一外圆,直径为,表面粗糙度为0、8μm,其加工方案为粗车-精车-淬火-磨削。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毛坯为普通的热轧圆钢,试计算各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和公差,并填入下表。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六西格玛项目团队针对影响“轴类零件加工的轴向跳动大、直径度波动大和直径超差等问题”的所有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影响因素涉及多道工序,每道工序的影响因素也很复杂。团队采用工序分解型鱼骨图列出了所有可能的原因。若需进一步查找少数关键的影响因素,可以采用哪种方法()

A.亲和图

B.因果关系矩阵(C&E)

C.直方图

D.网络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测量工具对车床加工的若干根支撑轴之直径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存在波动,波动可看成是测量对象间的波动以及测量系统波动叠加而成。计算得到测量值的总波动的方差为10,量具重复性方差为3,再现性方差为4,基于上述数据,正确的结论是:()

A.测量系统能力很好

B.测量系统能力尚可,处于临界状态

C.测量系统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

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两台相同的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的外圆,要求保证直径(11±0.02)mm,第一台加工1000件,其直径尺寸按正态分

在两台相同的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的外圆,要求保证直径φ(11±0.02)mm,第一台加工1000件,其直径尺寸按正态分布,平均值x1=11.005mm,均方差σ1=0.004mm,第二台加工500件,其直径尺寸也按正态分布,且x2=11.015mm,σ2=0.0025mm。试求:

(1)在同一图上画出两台机床加工的两批工件的尺寸分布图,井指出哪台机床的精度高?

(2)计算并比较哪台机床的废品率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提出改进的办法。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