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采访沈浩事迹,让记者一次次感动的,不是什么轰动性的大事件,而是他把群众的点滴难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解决到实处,用一片真心换来了与群众水乳交融、生死相依。让群众感到离不开,对干部来说是最大褒奖、最高信任,是一名党员干部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最难能可贵之处。基层干部与群众相处在一起,最有条件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能不能真正融入群众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沈浩在小岗村挂职工作6年,做了多少在一些人眼里属于“鸡毛蒜皮”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没人记得清了,能讲出来的只是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老奶奶的拐杖坏了,他不声不响从外地带来送过去;智障村民天寒衣单,他二话不说脱下大衣为他披上;村里的五保户生病住院,他自己掏钱将其送到医院;村民住房出现危险,他连夜冒雨动员搬迁……凡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无论大小,只要群众有反映,都真抓实干,及时处理。这是“沈浩精神”的一个深刻启示。基层干部处于生产生活第一线,接触最多的不是大项目、大工程,而是群众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这正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所在,群众也正是从干部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上看基层干部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党和政府是否真正代表人民利益。能不能做好事关群众利益的小事,是检验基层干部素质的“试金石”。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基层干部的职责所系。沈浩同志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有()

A.为人民服务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宗旨,要避免公务员的行为忠诚对象名实不符

B.责任心是公务员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的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高度重视的精神状态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C.工作作风是公务员群众观的的外在体现

D.是否能以公众的需求和偏好为自己的行为选择导向,是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素质中的重要内容

提问人:网友fxzhou_hbsha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A,占比37.5%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7.5%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60.***.***.12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35.***.***.10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71.***.***.19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5.***.***.15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0.***.***.23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13.***.***.14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3.***.***.4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13.***.***.189]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采访沈浩事迹,让记者一次次感动的,不是什…”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最早拉开农村改革序幕的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1978年冬,安徽省( )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A、凤阳县

B、刘庄

C、南街村

D、华西村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09年11月6日,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在小岗村工作期间,他团结带领村“两委”,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推进发展,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在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加快小岗村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拥护。2010年1月1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国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向沈浩同志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户农民,冒着风险,在包干合同书上按下了手印。
A、8

B、18

C、28

D、38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改革开放前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所谓的“三靠村”是指( )。

A、生产靠贷款

B、生活靠救济

C、吃粮靠返销

D、销售靠国家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请评析《如果不是邓小平……》一文。

如果不是邓小平……

对于伟人的崇敬,往往在伟人身后表现得更为热烈和深沉。邓小平同志生前,亿万人民追随其伟大实践;邓小平同志去世之后,亿万人民景仰其不朽灵魂,决心把他亲手开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些天来,想起他的功绩,想起他做的一件又一件好事,人民群众激起无限的怀念之情。在《人民日报》的大量报道中,有两位农民的悼念格外引人注目: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党支部书记阎兰山说:“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西柏坡这个过去贫困的小山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村每人每天只有两毛多钱的收入,去年人均收入到了一千二百多元。村里建起了养鱼场、加工厂、运输队,全村家家盖起了新房,户户的粮食吃不完。”

“大包干”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有个曾经为三个“和尚儿子”发愁的农民严金昌,如今三个儿子都娶了媳妇,住上新房。他说:“如果不是邓小平的政策好,怎么也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啊!”

上面两位农民的话,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那就是:如果不是邓小平,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人们有不尽的哀思,不尽的感激。有多少因为农村改革而脱贫致富的农民,有多少因为城市改革而焕发生机和活力的企业职工,有多少摘掉“臭老九”帽子报国有门的知识分子,有多少平反了冤假错案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各级领导于部……都在抚今追昔,深深缅怀。这正如《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中所说:“他的光辉一生充分表明,他不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祖国人民也深情地爱戴他。”

人们悼念邓小平,是因为革命战争年代他有赫赫战功,“十年浩劫”中他有铮铮铁骨,更因为在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他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拨乱反正,改天换地,作出了永载史册的新贡献。“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不忘邓小平”,这是中国人民一个很朴素很崇高的评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深深受益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今,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包括台港澳知名人士、西方国家元首,在悼念邓小平时,往往都有这样的话:“如果不是邓小平……”这是一种意义深远的假设,是通过这种“设问”对于一个伟人、一个时代、一个事业所进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

是的,在邓小平去世之后,我们冷静想一想,如果不是邓小平,今日中国、今日中国人民将是什么样子?历史当然是人民创造的,中国也总是要变化的、发展的。但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这样的杰出领袖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凡的,也是公认的。邓小平生前对毛泽东主席有个高度评价:“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今天,我们悼念邓小平,也同样满怀深情地思考:没有邓小平,至少我们还要在混乱、愚昧和贫穷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对于这个道理,如果说在他生前,人们已有认识,那么,在他身后,感情和理性,则使人们的认识更为清晰,更为深刻。这就是伟人的力量。

1997年2月24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