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溶液中,因为电离产生的离子发生水解而显酸性的是()。

A.NaHCO3

B. NaHSO4

C. CuSO4

D. Ca(NO32

提问人:网友bardford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37.5%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7.5%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24.***.***.4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12.***.***.22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65.***.***.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47.***.***.23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33.***.***.14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2.***.***.18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16.***.***.12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4.***.***.250]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下列溶液中,因为电离产生的离子发生水解而显酸性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5、溶解度和溶度积之间可进行换算必须满足()

A.难溶电解质溶于水部分必须完全电离

B.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必须发生水解

C.难溶电解质的离子需形成配合物

D.离子在溶液中不发生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强电解质溶液的表观电离度一般均小于100%,其原因为()。

A.强电解质在水中未能完全电离

B.部分强电解质发生了聚合

C.溶液中各离子间发生相互作用,离子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D.由于离子所带电荷种类和电荷数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强电解质溶液的表观电离度一般均小于100%,其原因为?

A.强电解质在水中未能完全电离

B.部分强电解质发生了聚合

C.溶液中各离子间发生相互作用,离子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D.由于离子所带电荷种类和电荷数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7. (2019·广州模拟)下表中各栏目的叙述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叙述 实验现象 解释 A 反萃取法提取碘的CCl4溶液中的碘 向富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分液 碘在水中溶解度比在CCl4中大 B 在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Fe粉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2Fe3++Fe=== 3Fe2+、3Fe2++ 2[Fe(CN)6]3-=== Fe3[Fe(CN)6]2↓ C 向0.1 mol·L-1的Fe(NO3)2溶液中滴 加盐酸 振荡试管颜色加深 H+抑制Fe2+水解 D 向5 ml 0.1 mol·L-1NaOH溶液滴入5滴0.1 mol·L-1 MgSO4溶液,再滴加0.1 mol·L-1 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A.解析:A项,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所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不易溶于水,向富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分液,虽然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因为水的量大,导致碘溶于水中,但该实验不能说明碘易溶于水,错误;B项,亚铁离子和铁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该实验现象及解释都正确,正确;C项,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和NO,导致溶液颜色加深,与盐类水解无关,错误;D项,NaOH溶液过量,过量的氢氧化钠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不能说明发生沉淀的转化,无法确定Cu(OH)2的Ksp比Mg(OH)2的小,D错误。

B.解析:A项,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所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不易溶于水,向富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分液,虽然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因为水的量大,导致碘溶于水中,但该实验不能说明碘易溶于水,错误;B项,亚铁离子和铁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该实验现象及解释都正确,正确;C项,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和NO,导致溶液颜色加深,与盐类水解无关,错误;D项,NaOH溶液过量,过量的氢氧化钠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不能说明发生沉淀的转化,无法确定Cu(OH)2的Ksp比Mg(OH)2的小,D错误。

C.解析:A项,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所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不易溶于水,向富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分液,虽然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因为水的量大,导致碘溶于水中,但该实验不能说明碘易溶于水,错误;B项,亚铁离子和铁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该实验现象及解释都正确,正确;C项,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和NO,导致溶液颜色加深,与盐类水解无关,错误;D项,NaOH溶液过量,过量的氢氧化钠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不能说明发生沉淀的转化,无法确定Cu(OH)2的Ksp比Mg(OH)2的小,D错误。

D.解析:A项,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所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不易溶于水,向富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分液,虽然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因为水的量大,导致碘溶于水中,但该实验不能说明碘易溶于水,错误;B项,亚铁离子和铁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该实验现象及解释都正确,正确;C项,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和NO,导致溶液颜色加深,与盐类水解无关,错误;D项,NaOH溶液过量,过量的氢氧化钠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不能说明发生沉淀的转化,无法确定Cu(OH)2的Ksp比Mg(OH)2的小,D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01~106 题。 A.弱酸性B.具紫外吸收特性C.易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D.于碱性介质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01~106 题。

A.弱酸性

B.具紫外吸收特性

C.易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

D.于碱性介质中加热易水解

E.易与强碱反应

第 101 题 巴比妥类药物为弱酸(二元酸),在PH10介质中可发生一级电离;在PH13介质中可发生二级电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对于碱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凡是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称为碱

B.pH>7的溶液称为碱

C.溶解在水中呈碱性的物质称为碱

D.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称为碱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盐类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和由水电解产生的氢氧根或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的pH发生相应的变化。若该盐的浓度降低,其水解度增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电离过程并不是由于电流的作用而发生的,而是当电解质溶解在水里时就已经发生,由于离子的存在,溶液才能导电。()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巴比妥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酰亚胺基团,可于碱溶液中加热产生氨气,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反应利用巴比妥类药物的性质是()

A.弱酸陸

B.紫外吸收特性

C.易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

D.碱性介质中加热易水解

E.易与强碱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德拜-休克尔为了推导出"极限定律",作了一些基本假定。下列假定符合的是()

A.溶液中导电的是离子而不是分子

B.任何浓度的强电解质都是完全电离的

C.离子之间以静电力相互作用, 其间的吸引能大于它们的热运动能

D.在稀溶液中离子是刚性的圆球形点电荷,不极化。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