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一个基站位于农村,原来下行(DownLink)覆盖半径为3公里,现欲扩大该小区的下行覆盖半径,下列哪种手段不能达到目的()

A.增大BTS发射功率;

B.使用更高增益的天线;

C.该小区使用更多的载频;

D.提高天线高度

提问人:网友lixin080108 发布时间:2022-02-23
参考答案
C、该小区使用更多的载频;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A,占比62.5%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25%
  • · 有1位网友选择 B,占比1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21.***.***.10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5.***.***.7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6.***.***.5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3.***.***.23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31.***.***.16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33.***.***.5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1.***.***.23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35.***.***.22]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一个基站位于农村,原来下行(DownLink)覆盖半径为3公…”相关的问题
第1题
LTE系统对于下行链路受限可采用的解决措施是()

A.增加基站,减小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B.增大导频功率,增加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C.天线拉远,增强边缘覆盖

D.增加基站,增加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LTE系统对于下行链路受限时如下哪个不是有效的解决措施()

A.增加基站,减小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B.增加塔放,增加下行信号补偿

C.天线拉远,增强边缘覆盖

D.增大导频功率,增加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所谓小区呼吸效应是指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或减小),小区()覆盖半径收缩(或扩大)的动态平衡现象。

A.公共信道

B.业务信道

C.上行导频信道

D.下行导频信道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LTE系统对于下行链路受限时如下哪个不是有效的解决措施()

A.增加基站,减小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B.增加塔放,增加下行信号补偿

C.天线拉远,增强边缘覆盖

D.增大导频功率,增加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行链路覆盖指标包含哪些?

A.小区RSRP值

B.基站发射功率

C.覆盖距离

D.小区边缘吞吐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LTE系统对于覆盖空洞最合理的的解决措施是()

A.增加基站,增强覆盖

B.减小导频功率,减小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C.增大导频功率,增加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D.增加天线数,增强上行信号增益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在网络规划时期,关于覆盖的估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先要确定无线传播模型

B. 在校正后传播模型基础上,使用链路预算工具,分别计算满足上下行覆盖要求条件下各个区域的小区半径

C. 根据站型计算小区面积

D. 用区域面积除以小区面积就得到所需的基站个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LTE系统对于覆盖空洞最合理的的解决措施是()

A.增加基站,增强覆盖

B.减小导频功率,减小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C.增大导频功率,增加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D.增加天线数,增强上行信号增益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天线广播信道65度的室外定向三扇区基站,小区覆盖半径为R,则单个基站覆盖面积为『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根据具体需求的不同,LTE链路预算涉及到的主要设计思路有:

A.根据上行吞吐量要求计算上行小区半径

B.根据下行吞吐量要求计算下行小区半径

C.根据上行小区半径计算上行吞吐量

D.根据下行小区半径计算下行吞吐量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