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隋代和唐初,每日朝参皇帝,称常参官的是指()。

A.文武五品以上职事官

B.两省供奉官

C.监察御史

D.员外郎

E.太常博士

提问人:网友heysein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E,占比55.56%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33.33%
  • · 有1位网友选择 C,占比11.11%
匿名网友 选择了E
[20.***.***.14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E
[63.***.***.4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E
[118.***.***.8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68.***.***.9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E
[250.***.***.17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58.***.***.19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E
[247.***.***.14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38.***.***.15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85.***.***.143]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隋代和唐初,每日朝参皇帝,称常参官的是指()。A、文武五品以…”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材料一秦、汉时以廷尉主刑狱,魏晋末年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卿为官名成为定制,隋代大理寺所断之案,须报行政机关刑部审批。唐制规定凡遇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卿与刑部尚书、侍郎会同御史中丞会审,称三司使。明、清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会审,称三法司。决狱之权在刑部,但大理寺不同意时,可上奏皇帝圣裁。大理寺卿官秩,隋初为正三品。炀帝改从三品,唐同。明、清均正三品,可参与朝廷大政会议。通常古代地方的司法机关如在州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参政,唐初以参知政事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官职名,宋以资历较浅之官与宰相同议朝政,称为参知政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初开始出现参知政事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相当于宰相

B.《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春秋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D.宿卫是指古时候在宫禁中住宿,值班守夜、担任警卫,有时也可专指皇帝的警卫人员,现在一般指保卫、守护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B.流火,流,下行;火,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代表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C.东曦,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

D.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材料一秦、汉时以廷尉主刑狱,魏晋末年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卿为官名成为定制,隋代大理寺所断之
案,须报行政机关刑部审批。唐制规定凡遇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卿与刑部尚书、侍郎会同御史中丞会审,称三司使。明、清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会审,称三法司。决狱之权在刑部,但大理寺不同意时,可上奏皇帝圣裁。大理寺卿官秩,隋初为正三品。炀帝改从三品,唐同。明、清均正三品,可参与朝廷大政会议。通常古代地方的司法机关如在州和县级,是司法和行政合一的。历代的特务组织,如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也都有司法审判权,甚至还凌驾于普通三法司之上,直接受皇帝管辖,自行审判、执行。同时,明清的会审制度也完善起来。死刑案件的最高决定权还在皇帝手里。中央集权在司法方面有了集中体现。 1902年5月13日,清廷颁布上谕:“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清史稿·志一百十九》记载:()。 ——整理自《中国古代法制》 材料二宪法修正案第五条:“非经大陪审团提出报告或起诉,任何人不受死罪或其他重罪的惩罚,惟在战时或国家危急时期发生在陆、海军中或正在服役的民兵中的案件不在此限。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为而两次遭受生命或身体伤残的危害;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证其罪。” ——《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根据材料一,概括1902年以前中国司法制度的特点;指出清末司法改革的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三师、三公及尚书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寺,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府,分司统职焉。……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盖与天子坐而论道者也。……三公,参议国之大事,依后齐置府僚。无其人则阙。祭祀则太尉亚献,司徒奉俎,司空行扫除。其位多旷,皆摄行事。寻省府及僚佐,置公则坐于尚书都省。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

——《隋书》卷28《百官志》下

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日“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自高宗已后,为宰相者必加 “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其后改易官名,而张文罐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三品”入衔,自文罐始。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自待举等始。自是以后,终唐之世不能改。

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日吏房,二日枢机房,三日兵房,四日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隋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唐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由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看到隋唐中央官制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押班指朝会领班,起于唐;宋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B.纳款指向敌人投降归顺;纳款请命,意为投降朝廷并请求归附

C.起居指每五日群臣随宰相入见皇帝,其制始于唐,宋沿袭之

D.晏,指迟。宫车晏驾,宫车迟出之意,旧为帝王死亡的讳辞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中国封建统治者较早就尝试建立中枢决策机制。汉武帝时期,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参与中枢政要,外廷之丞相等重臣受内官压制,往往“大政定方始知”,以初三古之长均为正一品宰相,唐太宗时以二品官“参知政事”牵制相权。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即各书“票拟”以侍秉承太监代皇帝“批红”。据此可知,中国古代中枢决策机制发展的特点是()

A.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形成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C.重用亲信近臣,相互牵制

D.废除宰相制度,仅分六部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烈,是蜀汉先主刘备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的时候特起的名号

B.关右,也称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古人以西为右,以东为左

C.参军,东汉末开始出现的官名,是参某某军事的简称,是诸王及将帅的幕僚

D.行,是兼任的意思。表示兼代官职的词语还有兼、领、署、权、判、假、摄、守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