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惟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提问人:网友lixin080108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6位网友选择 D,占比50%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25%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16.67%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8.33%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71.***.***.22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71.***.***.22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71.***.***.22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82.***.***.15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82.***.***.15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82.***.***.15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23.***.***.13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23.***.***.13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43.***.***.14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96.***.***.6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9.***.***.20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34.***.***.8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78.***.***.6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14.***.***.12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89.***.***.21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2.***.***.23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76.***.***.193]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共分两层,前四句是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四句写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已的感情。

B、第二联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又含有激愤和辛酸。

C、 “千载谁堪伯仲间”,既赞扬诸葛亮无人可及,又表现了渴望效法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业的愿望。

D、全诗感情沉郁,气韵雄厚,与李白诗风相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对《 饮酒》 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B.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D.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 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夏日三首(其一)张??耒...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  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颈联中哪两个字运用得极为生动传神?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

(2)诗中为了表现村居环境的“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具体说明。

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关于《再别康桥》的朗诵,说法不恰当的是()。

A、朗诵基调是优美凄婉的

B、朗诵感情是欢快美好的

C、朗诵节奏是舒缓型为主

D、朗诵节奏兼顾轻快与紧张的节奏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全诗通过 “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 “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D.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 -15题。

舟师俞大猷①

倚剑东冥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②。

队火③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④。

夕阳景⑤里归篷近,背水阵奇战士功。

[注]①俞大猷:明代战功显著的抗倭名将。②翀:通“冲”。③队火:排列成队战船上的炮火④虬龙宫:喻倭寇的巢穴。⑤景:通“影”。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首描写明代水师海上战斗生活的诗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惨烈,情感激越,笔力雄健。

B.首联写水师舰队航行在东海之上,士气高昂,军势雄壮,盘踞海岛的倭寇早已在我军掌控之中。

C.颔联描写的场景壮观,云雾片刻散去,象征敌人被歼灭;旌旗迎风上下翻飞,指胜利之后的庆贺。

D.颈联承接颔联写夜晚战争场面,炮火连天,摇乱了海上倒映的银河,战歌豪迈,气势锐不可当。

E.尾联写取得胜利后在绚烂的彩霞映衬下返航,并指出水师将士经过英勇作战,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者。

B.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C.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酒眷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四句诗的用字造语气势磅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王孙自可留的前一句是什么
王维作有《山居秋暝》,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和高洁情怀。

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C.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两方面写出了山林的特征——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

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极情绪。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BPO 是聚合反应时的()
A.A.引发剂;

B.B.单体;

C.

C.氧化剂;

D.

D.催化剂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