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投稿附信(Cover letter)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A.稿件的题目及作者,稿件相关学术信息,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

B.稿件的题目及作者,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

C.稿件的题目及作者,稿件相关学术信息

D.稿件相关学术信息包括没有一稿多投

提问人:网友cy851210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C,占比40%
  • · 有4位网友选择 B,占比40%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10%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10%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51.***.***.24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18.***.***.17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3.***.***.8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90.***.***.12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07.***.***.7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34.***.***.16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04.***.***.25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29.***.***.15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13.***.***.20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62.***.***.252]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投稿附信(Cover letter)应该包含哪些内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投稿附信()指在投稿过程中由作者寄给编辑的一封说明信,提供与稿件相关的必要说明,作者对稿件进行特别解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忆刘半农君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来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莱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淡,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簧信,“她”字和“牝”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地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地据了要津,我也渐渐地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地做打油诗,弄烂古文‘2’。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注:(1)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2)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问题:(1)“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地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6分)

(2)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8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张老师经常投稿的杂志社因为搬迁到新的办公地点,起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发生改变,张老帅要对原来存放这些通讯信息的电于表格作改动,较好的做法是()

A. 打开原来的电子通讯录,搜索到该杂志社的记录,修改后覆盖原有的记录。

B. 打开原来的电子通讯录,添加一个新的关于该杂志社的通讯记录。

C. 打开原来的电子通讯录,搜索到该杂志社的记录,删除原记录。

D. 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电子通讯录。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投稿附信(Cover letter)的作用是什么?

A、向杂志的编辑透露作者及单位非常有名

B、通过投稿附信与杂志的编辑拉近关系

C、通过投稿附信对杂志和编辑表示敬意

D、通过投稿附信向编辑介绍投稿稿件及其相关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对论文稿件进行修改和编辑有何作用?

A、只是修改和编辑稿件的学术问题

B、修改和编辑稿件的学术问题、语法和拼写错误、组织和逻辑问题

C、只是修改和编辑稿件的语法和拼写错误

D、修改和编辑稿件的语法和拼写错误、组织和逻辑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确定拟投稿杂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只看杂志的影响因子,高则入选

B、只了解杂志都发表什么样的论文

C、作者研究内容的属性,杂志发表论文的领域

D、杂志发表论文的特点,作者研究内容的水平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