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向试管中加入固体粉末试剂时纸条应伸进试管约()。

提问人:网友ww96314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向试管中加入固体粉末试剂时纸条应伸进试管约()。”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产品纯度检验时,向粗食盐溶液所在试管中,加入NaOH和镁试剂,将观察到什么颜色?

A.蓝色

B.乳白色

C.黄色

D.紫色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若产生大量浮渣,则井水为硬水

B.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若质量减少,则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NaOH溶液没有变质

D.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若黑色固体变红,则无色气体一定为H2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实验中,物质之间能反应,但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向盛有少量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向盛有少量硝酸钙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化钠溶液

C、向盛有少量木炭粉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氧化铜粉末,并摇匀

D、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钾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该固体适量加入水,得到浑浊液体,过滤;实验二:取实验一所得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下列正确的是()

A.该白色粉末中不含氯化钡

B.该白色粉末中含有氢氧化钠

C.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氯化钠

D.实验二中氯化钡改成氢氧化钡对实验无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④将试管倾斜,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直立试管;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下;⑥将烧瓶放在桌子上,用力塞紧塞子;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①④⑦⑨

B.①④⑤⑦⑨

C.①④⑤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量取2 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 mL量筒而不用10 mL量筒

B.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由无色变成砖红色

C.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D.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水浴加热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同学进行探究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
时,尿液中某同学进行探究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 下面是利用对照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标号1、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研究试管。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中加入相应实验液体。 1号:加2mI正常尿液; 2号:加2mI葡萄糖溶液; 3号:加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2mL。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并将这3支试管放入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2min左右。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①.1号试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号试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3号试管若__________现象,说明不含葡萄糖;若________现象,则说明____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背景材料;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主要讨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这两个根本问题,这是化学反应的两大特征。当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应用于实际时,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思考与交流

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你了解下列化学变化过程进行得快慢吗?反应的快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①炸药爆炸;②金属锈蚀;③食物腐败;④离子反应;⑤塑料老化;⑥溶洞形成。

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千差万别,“快”与“慢”是相对而言的,是一种定性的比较,通常要确定一个参照物。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化学反应的快慢进行定量的描述或比较,这就要使用同一定义或标准下的数据。与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相类似,化学反应过程进行得快慢用“反应速率”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浓度常以mol/L为单位,时间常以min(分)或s(秒)为单位,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相应为mol/(L·min)或mol/(L·s)。例如,某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在5min内由6mol/L变成了2mol/L,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8mol(L·min)。

有哪些条件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呢?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1

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装入2~3mL约5%的HO溶液,分别滴入1~2滴lm01/LFeCl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另一支试管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进行对比。待放入热水烧杯中的试管里出现大量气泡时,用带火星的火柴梗检验放出的气体。

实验2

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1~2滴1mol/L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

从实验1我们观察到,升高温度,H2O2分解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H2O2分解反应速率减小。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具有相同的规律性。因此,通常可以采用调控温度的办法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从实验2我们观察到,MnO2、FeCl3可以加快H2O2分解的反应速率,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十分普遍,新的催化剂的问世,常常意味着化工生产工艺的一次革新和进步。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并不只是温度和催化剂。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和化学实验中采取的很多措施都是用来调控反应速率的。

1.为什么要将食物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如电冰箱)?

2.实验时,通常要将两种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并混匀后再进行反应。原因是什么?

3.人们常把固体试剂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再进行化学实验,原因是什么?

4.实验室常用约30%左右的硫酸溶液(约3.7 mol/L)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当反应进行 一段时间后,气泡变得稀少了(锌粒还有剩余),如果添加一些适当浓度的硫酸溶液到反应容器中,气泡又会重新增多起来。原因是什么?

从上面的实验和事例可以看出,温度、固体的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等都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因素来调控化学反应速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淡黄色固体
小明发现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可以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比较以上两方案,你认为的最佳方案是______,理由是(从环保、操作等角度分析)______.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小明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2mL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并且验证出该反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通过实验验证,确定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

小明想对生成的气体成分判断,他提出了以下两种假设:①该气体是CO ②该气体是O2

你认为上述假设哪个更合理______(填“①”或“②”).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合理假设(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计算]在过氧化钠(Na2O2)中,

①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②过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③过氧化钠中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④78克过氧化钠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列式计算)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背景材料: 在做银镜反应的实验时,通常的做法是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 3 溶液,然后边振

背景材料: 在做银镜反应的实验时,通常的做法是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 3 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下面是某老师对银镜反应的实验的创新设计: 如下图所示,①在试管B中加入少量2%的AgNO 3 溶液,逐滴加入2%的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白色沉淀消失为止,得到银氨溶液;②向试管B中加入适当质量的乙醛,将试管C插入试管B中;③在具支试管A中加入约2mL水,再将试管B、C组成的套管装置插入试管A,用胶塞塞紧。给试管A加热,在蒸气浴的情况下,试管B、C壁上很快出现光亮的银镜。 问题: ()教师演示改进后的实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