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①趣味是一个比喻,由口舌感觉引申出来的 ②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 ③趣味对于文学的重要于此可知 ④辨别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评判,玩索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赏,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得的趣味表现出就是创造 ⑤它是一件极寻常的事,却也是一件极难的事 ⑥文学作品在艺术价值上有高低的分别,鉴别出这高低而特有所好,特有所恶,这就是通所谓趣味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①⑥②④③

B.⑥④③②①⑤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②③①④⑤

提问人:网友lixin080108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B,占比55.56%
  • · 有3位网友选择 A,占比33.33%
  • · 有1位网友选择 C,占比11.11%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77.***.***.21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26.***.***.22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46.***.***.1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08.***.***.6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7.***.***.12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5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57.***.***.21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36.***.***.15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52.***.***.93]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①趣味是一个比喻,由口舌感觉引申出来的 ②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文学的趣味(节选)

朱光潜

文学作品在艺术价值上有高低的分别,鉴别出这高低而特有所好,特有所恶,这就是普通所谓趣味。辨别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评判,玩索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赏,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得的趣味表现出就是创造。趣味对于文学的重要于此可知。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趣味是一个比喻,由口舌感觉引申出来的。它是一件极寻常的事,却也是一件极难的事。虽说【“天下之口有同嗜”】,而实际上“【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它的难处在没有固定的客观的标准,而同时又不能完全凭主观的抉择。说完全没有客观的标准吧,文章的美丑犹如食品的甜酸,究竟容许公是公非的存在;说完全可以凭客观的标准吧,一般人对于文艺作品的欣赏有许多个别的差异,正如有人嗜甜,有人嗜辣。在文学方面下过一番功夫的人都明白文学上趣味的分别是极微妙的,差之毫厘往往谬以 千里。极深厚的修养常在毫厘之差上见出,极艰苦的磨炼也常是在毫厘之差上做 功夫。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文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创造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象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文章题目中的“趣味”指什么?如何理解“活的趣味”和“死的趣味”?(6分)

文中部分引用了古语。这两句话分别出自哪两部作品?(4分)

这两段文字语言深入浅出,将抽象的理论阐述得清楚了。请从论述技巧的角度,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评析。(12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中华腾飞,系于企业;企业腾飞,系于企业家。因此,中国经济的起飞迫切需要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下列哪一种逻辑推理方法与上述推理方法相同?()
A、红盒中装蓝球,蓝盒中装绿球。因此,红盒中不可能装绿球

B、新技术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价值,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价值低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

D、优秀的学习成绩来自于勤奋,勤奋需要意志支撑。因此,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具有坚忍的意志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A、西施

B、杨贵妃

C、貂婵

D、王昭君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在当今国际体系中,民族国家不再是唯一的国际行为主体时,需要塑造新的认同,而非以旧瓶装新酒,倡导什么温和、理性和开放的“新民族主义”,而应该超越民族主义本身。在当今以主权国家而非民族国家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单元时,应该以爱国主义代替民族主义,为国家自豪,为未来鼓舞。这段话的观点是()
A、国际体系中的民族国家越来越多

B、爱国主义是对民族主义的一种超越  ┠考试大^o^在线^*^考试中心┨

C、主权国家将在国际社会中取代民族国家

D、国际体系应该向温和、理性和开放的方向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我国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_________的主要形式。A.权力B.权利C.义务D.权益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作为互联网的衍生物,博客近年来以迅猛的姿态发展起来,在博客的诸多功用中,其传播功能H益凸显。相较传统新闻传播媒介,博客在及时、全面、包容和互动方面优势明显,对传统新闻媒介构成了强烈冲击。因此,传统新闻媒介更应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积极面对,扬长避短,形成与博客共赢的局面。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博客在传播功能上具有较大优势

B、博客的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强烈冲击

C、传统新闻媒体应如何扬长避短

D、传统新闻媒体与博客应取得双赢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学校体育部采购一批足球和篮球,足球和篮球的定价分别为每个80元和100元。由于购买数量较多,商店分别给予足球25%、篮球20%的折扣,结果共少付了22%。问购买的足球与篮球的数量之比是多少?()
A. 4:5

B. 5:6

C. 6:5

D. 5:4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在2000年世界范围的造纸业所用的鲜纸浆(即直接从植物纤维制成的纸浆)是回收纸浆(从废纸制成的纸浆)的2倍,造纸业的分析人员指出,到2010年,世界造纸业所用的回收纸浆将不少于鲜纸浆,而鲜纸浆的使用量也将比2000年有持续上升。 如果上面提供的信息均为真.并且分析人员的预测也是正确的,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个结论?Ⅰ.在2010年,造纸业所用的回收纸浆至少是2000年所用回收纸浆的2倍 Ⅱ.在2010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Ⅰ和Ⅱ

D、Ⅰ、Ⅱ、Ⅲ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