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气泡,再开始收集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

提问人:网友154336271 发布时间:2022-10-11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D,占比44.44%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3.33%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11.11%
  • · 有1位网友选择 B,占比11.11%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68.***.***.6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38.***.***.19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03.***.***.14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13.***.***.13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2.***.***.18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4.***.***.11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4.***.***.4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70.***.***.4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43.***.***.12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68.***.***.6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38.***.***.19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03.***.***.14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13.***.***.13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2.***.***.18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4.***.***.11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4.***.***.4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70.***.***.4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43.***.***.120]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活动与探究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

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

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下面列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2.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根据上述比较,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各有什么不同。试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分析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

以下仪器可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选择,你也可以另选或自制仪器,还可以利用代用品。

3.通过讨论,选择一套最佳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讨论: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4.认真写出探究活动报告。

要求: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简述本课可采用的教学方法。

(4)请对本课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制取氧气的内容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制取氧气的内容标准: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课题2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l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制取氧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课题3制取氧气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实验2—5】

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如图2—14)。

(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

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在实验室里还常常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在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通常还要放入少量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1.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如图2一15)。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2.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无变化?

(3)综合分析实验(1)一(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在实验(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在实验(2)中,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这一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在实验(3)中,实验重复多次,每次只消耗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好像永远用不完。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把它再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的物质叫作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催化作用。硫酸铜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生产化肥、农药、多种化工原料等都要使用催化剂。

在实验室里还可以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除生成氧气外,同时还有一种叫氯化钾的物质生成。二氧化锰在这一反应中也是催化剂。这个反应可表示如下:

【讨论】

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舍反应有什么不同?

要求:

(1)试对本课内容进行学情分析。

(2)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3)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试对本课内容进行教学价值分析。

(5)设计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学生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时,设计如下步骤进行操作的:①连接仪器;②装药品;③将装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某学生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时,设计如下步骤进行操作的:①连接仪器;②装药品;③将装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加热;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⑦熄灭酒精灯;⑧将导管移出水面.这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步骤是不正确的,请你帮助他改进一下?同时告诉他最后两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分内容

内容标准: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②实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③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④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课题2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本化学教科书“制取氧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实验2-5】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如图2-14)。

(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分解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

材料四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什么教学理念。

(2)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制取氧气”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

参考答案

【答案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零,后进行测量

B.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C.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调节细准焦螺旋,后调节粗准焦螺旋

D.实验室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零,后进行测量

B. B.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C. C.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调节细准焦螺旋,后调节粗准焦螺旋

D. D.实验室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及氧气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实验一:为探究不同催化剂对氯
酸钾分解速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及氧气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为探究不同催化剂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KClO 3 与1.0g MnO 2 均匀混合加热 Ⅱ.将x g KClO 3 与1.0g 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 2 的快慢. ()集气瓶中细沙的作用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实验室
制法进行了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探究. (),为了进一步探究CuSO 4 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红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①小红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H 2 O,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

B.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C.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NaOH溶液洗涤

D.实验室加热制取且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撤导管再撤酒精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

B. 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C. 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NaOH溶液洗涤

D. 实验室加热制取且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撤导管再撤酒精灯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