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分别发表了____________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

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提问人:网友13***726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分别发表了_________…”相关的问题
第1题
1917年1月1日,何人于《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A、蔡元培

B、陈独秀

C、胡 适

D、李大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吹响了白话文向文言文发难的号角,胡适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1917年以《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揭开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序幕。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条主张。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文学改良刍议》是提倡白话文首篇正式宣言,主张

A、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

B、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

C、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D、不摹仿古人,不用典,不用套语烂调。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面哪一位是“吴中四士”之一A、 何春章B、 孔融C、 张栩D、 张若虚
下面哪一位是“吴中四士”之一

A、 何春章

B、 孔融

C、 张栩

D、 张若虚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句中“怒”的用法是( )。A.动词的一般用法B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句中“怒”的用法是( )。

A.动词的一般用法

B.使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意动用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Language varieties other than the standard are called nonstandard, ______language.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现代中国文化构造中的保守主义的观点是认为中国根本不需要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