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男性,7岁?因发热?头痛半日于1月30日来急诊,来诊前曾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青霉素过敏(曾于用药后出现皮疹)?查体:体温39.6℃,胸腹及四肢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颈抵抗(±),克氏征(—)?该患者治疗宜首选()

A.氯霉素

B.环丙沙星

C.红霉素

D.磺胺嘧啶

E.头孢曲松

提问人:网友lixin080108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D,占比55.56%
  • · 有3位网友选择 A,占比33.33%
  • · 有1位网友选择 E,占比11.11%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6.***.***.22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76.***.***.14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61.***.***.23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55.***.***.21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3.***.***.23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60.***.***.19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54.***.***.8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39.***.***.7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E
[26.***.***.177]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男性,7岁?因发热?头痛半日于1月30日来急诊,来诊前曾呕吐…”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病例摘要:男性,12岁,学生,因3天来高热、头痛伴呕吐于某年12月25日来诊。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高热达39C以上,伴畏冷和寒战,同时出现剧烈全头痛,多次喷射性呕吐,吐出食物和胆汁,其中不带血,无上腹部不适,进食少,二便正常。既往无胃病和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所在学校有类似患者发生。查体:T39.5℃,P112次/分,R23次/分,BP120/80mmHg。急性热病容,神志清楚,皮肤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咽充血(+)扁桃体(-)。颈有抵抗,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肢不肿,Kernig征(+),Brudzinski征(+),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Hb130g/L,WBC15.4×109/L,N90%,L10%,PLT160×109/L;尿常规(-);粪便常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儿,男,7岁,因高热持续不退伴抽搐3天收治入院。体格检查:T39℃,今晨突然出现躁动不安、频繁呕吐、两眼上翻并抽搐,1小时后患儿意识改变,进入昏迷状态。针对患儿高热现象,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正确()

A. 每4小时测体温1次

B. 予以头部冷敷

C. 置冰袋于腹股沟

D. 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复试体温

E. 用冷水进行擦浴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男性患儿,19个月。突起畏寒、发热、呕吐、皮肤出血点10小时,于1月10日入院。查体:T40℃,BP51/39mmHg,神清,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周身皮肤可见大量瘀点、瘀斑,克氏征(-)、布氏征(-)。血常规:WBC26×109/L,NE87%,L13%。该病例属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的()

A. 轻型

B. 普通型

C. 暴发型休克型

D. 暴发型脑膜脑炎型

E. 暴发型混合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患者,男性,27岁,发热1个月,体温最高达40℃。查体: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紫癜,右颈部及腋下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质硬,脾肋下4cm。血常规:白细胞11.2×109/L,血小板22×109/L,血红蛋白80g/L。患者治疗1个月后,出现高热、头痛,伴有呕吐,查体:Kernig征阳性。该患者下一步治疗措施为()

A. 抗感染治疗

B. 输血小板

C. 糖皮质激素+青霉素

D. 化疗+鞘内注射MTX

E. 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联合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苯二氮革类药物催眠作用的机制是()
A、 减少Na+内流,稳定神经细胞膜

B、 促进抑制性递质GABA的释放

C、 减慢抑制性递质GABA的降解

D、 增强GABA能神经的抑制功能

E、 阻断脑内的DA受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感染性休克发生DIC时的治疗,正确的是()
A、先治疗DIC,后处理原发病

B、早期疑似DIC者可先用肝素做实验性治疗

C、已确诊为DIC应及早予肝素治疗

D、在DIC早期应使用抗纤药物预防纤溶

E、如合用潘生丁,肝素用量可酌增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周期性瘫痪首次发作多在儿童期至青年期,饱餐、剧烈活动、寒冷和情绪激动为诱因。()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初产妇活跃期延长是指时间超过()
A、4h

B、5h

C、6h

D、7h

E、8h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与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相关的是()
A、编码K5和K14的基因突变

B、编码板层素5和XⅦ型胶原基因突变

C、编码Ⅶ型胶原基因突变

D、角化细胞黏附障碍

E、类固醇硫酸酯基因缺陷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