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背景:某工程用混凝土,经和易性调整、强度校核及表观密度测定,确定其单位用水量为190Kg,砂率宜用0.34,水灰比应用0.50,该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00kg/m3。(一)计算该混凝土的试验室配合比。(二)若该项混凝土用42.5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实测强度为48.0MPa)、碎石、中砂,估算其28天抗压强度。(三)若掺用木钙减水剂,经试验减水率15%,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四)若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计算施工配合比。(五)若用I级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取代率20%,超量取代率1.5),试调整其配合比(根据问题一所计算的试验室配合比)附:采用碎石时:αa=0.46,αb=0.07几种材料的视密度:砂为2.68g/cm3水泥为3.0g/cm3粉煤灰为2.2g/cm3)。用粉煤灰取代水泥后的配合比(水泥:粉煤灰:砂:石子:水)为()。

A.304:114:551:1208:190

B.304:114:622:1208:190

C.304:114:584:1208:190

D.304:114:575:1116:190

提问人:网友yang_qiumei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C,占比40%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20%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0%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0%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6.***.***.8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4.***.***.13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4.***.***.13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69.***.***.9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09.***.***.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03.***.***.8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7.***.***.12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91.***.***.11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45.***.***.18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25.***.***.6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60.***.***.20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6.***.***.8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4.***.***.13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69.***.***.9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09.***.***.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03.***.***.8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7.***.***.12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91.***.***.11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45.***.***.18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25.***.***.61]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用粉煤灰取代水泥后的配合比(水泥:粉煤灰:砂:石子:水)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检测粉煤灰需水量比的试验胶砂重量配合比为()。
A、水泥∶粉煤灰∶标准砂=315∶135∶1350

B、水泥∶粉煤灰∶标准砂=175∶75∶750

C、水泥∶粉煤灰∶标准砂=225∶225∶1350

D、水泥∶粉煤灰∶标准砂=200∶50∶750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背景:某工程用混凝土,经和易性调整、强度校核及表观密度测定,确定其单位用水量为190Kg,砂率宜用0.34,水灰比应用0.50,该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00kg/m3。

(一)计算该混凝土的试验室配合比。

(二)若该项混凝土用42.5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实测强度为48.0MPa)、碎石、中砂,估算其28天抗压强度。

(三)若掺用木钙减水剂,经试验减水率15%,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四)若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计算施工配合比。

(五)若用I级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取代率20%,超量取代率1.5),试调整其配合比(根据问题一所计算的试验室配合比)

附:

采用碎石时:αa=0.46,αb=0.07

几种材料的视密度:砂为2.68g/cm3水泥为3.0g/cm3粉煤灰为2.2g/cm3)。

施工现场配合比(以水泥用量为1计)为()。

A:1:1.76:3.22:0.40

B:1:1.74:3.21:0.42

C:1:1.72:3.32:0.40

D:1:1.69:3.21:0.42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是由( )加水半盒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 A.水泥 B.粉煤灰 C.碎石 D.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是由( )加水半盒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

A.水泥

B.粉煤灰

C.碎石

D.砂

E.石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背景:某工程用混凝土,经和易性调整、强度校核及表观密度测定,确定其单位用水量为190Kg,砂率宜用0.34,水灰比应用0.50,该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00kg/m3。

(一)计算该混凝土的试验室配合比。

(二)若该项混凝土用42.5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实测强度为48.0MPa)、碎石、中砂,估算其28天抗压强度。

(三)若掺用木钙减水剂,经试验减水率15%,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四)若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计算施工配合比。

(五)若用I级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取代率20%,超量取代率1.5),试调整其配合比(根据问题一所计算的试验室配合比)

附:

采用碎石时:αa=0.46,αb=0.07

几种材料的视密度:砂为2.68g/cm3水泥为3.0g/cm3粉煤灰为2.2g/cm3)。

掺用减水剂后,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为()。

A:320kg

B:323kg

C:330kg

D:333kg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CFG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处理各种地基土的一种方法。( )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利用粉煤灰生产水泥, 一般粉煤灰的掺入量为( )

A、10- 20

B、20- 40

C、40- 60

D、60-80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背景:某工程用混凝土,经和易性调整、强度校核及表观密度测定,确定其单位用水量为190Kg,砂率宜用0.34,水灰比应用0.50,该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00kg/m3。

(一)计算该混凝土的试验室配合比。

(二)若该项混凝土用42.5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实测强度为48.0MPa)、碎石、中砂,估算其28天抗压强度。

(三)若掺用木钙减水剂,经试验减水率15%,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四)若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计算施工配合比。

(五)若用I级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取代率20%,超量取代率1.5),试调整其配合比(根据问题一所计算的试验室配合比)

附:

采用碎石时:αa=0.46,αb=0.07

几种材料的视密度:砂为2.68g/cm3水泥为3.0g/cm3粉煤灰为2.2g/cm3)。

该混凝土的试验室配合比为()。

A:1:1.60:3.11W/C=0.50

B:1:1.64:3.18W/C=0.50

C:1:1.68:3.26W/C=0.50

D:1:1.74:3.38W/C=0.50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背景:某工程用混凝土,经和易性调整、强度校核及表观密度测定,确定其单位用水量为190Kg,砂率宜用0.34,水灰比应用0.50,该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00kg/m3。

(一)计算该混凝土的试验室配合比。

(二)若该项混凝土用42.5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实测强度为48.0MPa)、碎石、中砂,估算其28天抗压强度。

(三)若掺用木钙减水剂,经试验减水率15%,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四)若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计算施工配合比。

(五)若用I级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取代率20%,超量取代率1.5),试调整其配合比(根据问题一所计算的试验室配合比)

附:

采用碎石时:αa=0.46,αb=0.07

几种材料的视密度:砂为2.68g/cm3水泥为3.0g/cm3粉煤灰为2.2g/cm3)。

该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估算值为()。

A:42.61MPa

B:44.45MPa

C:46.27Mpa

D:48.50MPa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一类环境下,对强度等级为C25梁的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经,且不应小于()mm。

A.15

B.25

C.30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