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充装可燃气体和氧化性气体气瓶集束装置,如没装设余压保持阀或无余压的气瓶,重复充装前应抽真空。

提问人:网友wuming_56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充装可燃气体和氧化性气体气瓶集束装置,如没装设余压保持阀或无…”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充装可燃性气体、氧化性气体的气瓶,如没装设余压保持阀,重复充装前应进行抽真空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充装可燃性压缩气体气瓶,如没装设余压保持阀,重复充装前应进行抽真空处理。可燃性气体气瓶抽真空至-80kPr以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盛装有毒气体的气瓶,应单独装设安全阀;盛装低压有毒气体的气瓶允许装设易熔合金塞装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充装人员充装前应采用可燃气体报警仪等设备或涂液法(发泡液)等方法检查气瓶、阀门、减压阀及输气管路有无泄漏等异常情况。()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集成阀充装装置气密性试验压力____。
A、3.3MPa

B、2.2MPa

C、4.5MPa

D、5.0MPa。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1985年夏,广西某单位在检验液化石油气体槽车,槽车在进行外部检查时,更换了部分阀门,按规定应作气密性试验。试验前槽车没有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以器内所放出的气体不能点燃为标准,来判别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经多次点火试验,认为器内无残余可燃气体后,即关闭阀门。数小时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当试验还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时,整个槽车破裂,封头飞出。经查,事故是由于器内的石油残液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爆炸时间是14时左右)继续蒸发出可燃气体,与试压的空气混合,在静电或由高速流动的铁锈、油垢等物所产生的摩擦热的诱发下,发生化学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冲击,造成容器破裂。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来判别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这种方法是可靠的。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使用气瓶过程中,那句话的的描述是错误的( )

A、气体用尽,不应留有余压

B、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C、瓶身应直立放置,需使用钢瓶架或其他防倾倒装置

D、可燃气体应配置单向阀、止回阀、缓冲罐等防倒灌装置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985年夏,广西某单位在检验液化石油气体槽车,槽车在进行外部检查时,更换了部分阀门,按规定应作气密性试验。试验前槽车没有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以器内所放出的气体不能点燃为标准,来判别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经多次点火试验,认为器内无残余可燃气体后,即关闭阀门。数小时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当试验还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时,整个槽车破裂,封头飞出。经查,事故是由于器内的石油残液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爆炸时间是14时左右)继续蒸发出可燃气体,与试压的空气混合,在静电或由高速流动的铁锈、油垢等物所产生的摩擦热的诱发下,发生化学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冲击,造成容器破裂。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在作气密性试验前,槽车应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烘缸进汽管路系统应装设可靠的压力控制装置(如减压装置)、压力表和安全泄压装置(如安全阀)。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