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某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主梁表面分布有大量裂缝,裂缝主要分布在跨中区段和支点,并且由于材料老化、

施工因素等造成伸缩缝接缝处不平、跳车和渗漏现象。

第16题:下列不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裂缝的防治措施的是()。

A.选用优质的水泥及优质骨料

B.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C.混凝土要搅拌长时间后使用,加强养生

D.加强模板的施工质量,避免支架下沉

提问人:网友tmwlnjtu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某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主梁表面分布有大量裂缝,裂缝主要分布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梁肋厚度,端部区段可采用()。

A. 40cm

B. 50cm

C. 60cm

D. 80cm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主梁在结构重力、汽车荷载(车道荷载)和人群荷载作用下,分别得到在主梁的1/4跨径处截面的弯矩标准值为:结构重力产生的弯矩MGk= 412kN·m;汽车荷载(车道荷载)弯矩MQ1k= 381.2 kN·m(已计入冲击系数1.27);人群荷载弯矩MQ2k= 32.5 kN·m,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1。试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弯矩作用的准永久组合值为: kN·m。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计算题:

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截面尺寸,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混凝土强度等级C2O,采用HRB335钢筋配筋。受压区已配好2Φ18受压钢筋。环境类别为一类。求截面所需配置的受拉钢筋面积As。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措施不能防治桥梁伸缩缝的病害的是()。

A.合理选择伸缩装置

B.加强对锚固件焊接的管理

C.伸缩装置两侧留有余地

D.后浇混凝土振捣密实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路基施工中线测量方法主要有()。

A.坐标法

B.切线支距法

C.偏角法

D.直线法

E.偏转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背景 西北地区某高速公路项目,业主委托了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监理。为了尽快完成工程项目,进入冬期施工后,项目经理部要求负责K35+000~K38+020段的施工队在12月份(日平均气温-8.8℃)必须完成K36+080钢筋混凝土箱涵,负责该段的工长王某就K36+080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向施工队进行了技术交底,现摘录其中两条如下: (1)箱涵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如果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队可以自行选择处置方法,尽快完成基础施工。 (2)该涵洞混凝土配合比采用5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0℃)施工K37+080钢筋混凝土箱涵时的配合比。

问题

(1)上述技术交底是否有问题?为什么?

(2)技术交底的内容及技术交底的方式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隧道内()的照明电器为ll0~-220V。

A.手提作业灯

B.开挖、支撑作业地段

C.成洞地段

D.衬砌作业地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背景 某山区一级公路,全长215.23km,路堑边坡高陡,边坡高度多在15~40m,最大高度60m以上,岩质边坡坡度多在70。以上,土质边坡坡度多在40。以上。公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岩层产状复杂多变,岩体十分破碎鼠风化严重,风化深度可达数十米。形成厚度大于20m的残积层。残积物颗粒为松散的砂泥质结构。沿线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1700mm以上。 该公路石方工程2383万m3,施工时采用大爆破。施工质量不高,施工后期坡顶残留物、危岩和浮石未彻底清理。路堤填筑时考虑石料较多,强度较大,适当加陡坡度但严格按照设计宽度填筑碾压。2003年11月通车至今,该路发生大量路基边坡病害,大量高边坡路段出现密集的鸡爪状纵向水沟,中下部冲刷成直径1~5m,深5~7m的落水洞,上下落水洞相连,坡面支离破碎。其中K26+500~K26+650路段右侧边坡顶部厚约10m的残积层在雨后顺坡向下坍滑,越过下挡墙淤埋侧沟,部分淤埋路面影响行车安全。

问题

(1)以上所描述的现象属于路基边坡常见的哪两种病害?请从施工角度分析造成这两种病害的原因。

(2)请分析路堤填筑方法是否正确。

(3)针对上述病害提出可能的治理措施(两种)。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背景 某桥主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地质依次为表层2m的砾石,以下为软土。主要施工过程如下:平整场地、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采用正循环钻成孔。终孔检验合格后清孔,泥浆相对密度和沉渣厚度(30cm)均满足要求。之后,吊装钢筋笼并固定牢靠。对导管进行接头抗拉试验,试验合格后,安装导管,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为25cm。混凝土坍落度18cm。 施工单位考虑到灌注时间较长,经业主同意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置导管的深度为1.2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连续均匀进行。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23m时,发现导管埋管,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灌注到30m时,出现导管堵塞,施工人员采用型钢插入法疏通导管,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直到完成。养生后经检测发现断桩。

问题

(1)断桩可能发生在何处,原因是什么?

(2)指出施工过程中的错误之处。

(3)塞管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为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轻型薄壁墩台施工时应()。

A.采用大水灰比的混凝土

B.严格计量投料

C.精心施工

D.重视养生

E.安排在支撑梁后面施工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