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政府支农的重点在于()

A.提供农业公共产品

B.构建良好的农产品价格体系

C.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D.促进农产品的流通

提问人:网友18***192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C,占比44.44%
  • · 有3位网友选择 A,占比33.33%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2.22%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87.***.***.3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27.***.***.17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30.***.***.16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55.***.***.18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5.***.***.17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35.***.***.17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49.***.***.9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67.***.***.12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01.***.***.132]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政府支农的重点在于() A、提供农业公共产品 B、构建良好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材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2006年×月X日在北京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
访时对记者提出问题的回答。假如你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旁听了韩俊部长的讲话,请你写一份汇报材料,将韩部长接受记者采访以及韩部长的主要观点向镇政府领导班子汇报。要求:汇报情况特别是对韩俊部长的观点归纳要准确、全面,不得简单照抄材料,语言要简洁。流畅,要符合机关事务文书的特点和要求,字数600~800字。

中国新闻周刊:2月21日,新华社授权播发了2006年一号文件。“新农村”本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那么这次新农村建设“新”在何处?

韩俊:尽管不是新概念,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首先我们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在此阶段,我们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并且在工作上,提出了一整套综合的患路。

现在一些地方和基层政府把新农村建设片面地、简单地理解成了“新村建设”,而且就农村论农村。这是要纠正的。事实上,光靠中央,光靠财政是不能实现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中国新闻周刊:中央财政今年新增数百亿支农资金,但是在农村资金仍然大量流出的情况下,这些支农资金对广大农村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并且支农资金能否真正落实到农民头上,发挥效益,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有什么具体措施来保障?

韩俊:这几年我国农业投入上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总量有限、效率不高。一是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二是由于基层财政困难,支农资金挤占挪用现象普遍,有相当一部分支农资金被用于各级农口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支出,“搞农业吃农业”的现象严重。三政府投入重农业“大动脉”,轻“毛细血管”。

因此,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抓紧建立规范高效的政府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财政现有各项支农资金,优化投入结构,统筹使用,优先集中用于解决农村最薄弱、农民最急需的问题。建立政府补助,农民自主决策的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机制。

中国新闻周刊:一号文件提出,要“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体制改革有哪些是今后的重点?

韩俊:今后农村改革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全部取消农业税后,全面启动以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配套改革。二是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完全脱离农业,土地向一部分农户集中,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但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具有长期性。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应着眼于控制耕地征占规模和保护农民合法利益,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土地征用应当有利于使农民富裕,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应当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三是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四是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中国新闻周刊: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我们注意到以前的提法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这里是否有所改变?

韩俊:这是党在农村的一贯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先行的农村政策割裂开来,更不是去另搞一套。

其中,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政策与管理制度既关系到农民的经济利益,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既要保证农民的眼前利益,更要保护好农民的长远利益。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确保农民的权利。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支农再贷款重点支持农业大县和粮食生产核心区。()

支农再贷款重点支持农业大县和粮食生产核心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关于中央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的论述错误的是()

A.支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信贷,由财政按基础利率贴息

B.设立扶贫再贷款,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

C.支持贫困地区培育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

D.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通过中央财政以奖代补等支持东部地区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政府农业调控的手段有()

A.法律手段

B.税收手段

C.信贷手段

D.价格杠杆

E.财政支农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从自上而下、政府主导推动向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转变,提升财政支农政策效果”是指()。

A.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B.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C.转变农业发展视野

D.转变财政支农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支农重点由单独地注重农业产业转移到()发展并重上来。要由重点支持农业生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支农重点由单独地注重农业产业转移到()发展并重上来。要由重点支持农业生产向支持农村 ()发展转变。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点内容包括()

A.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B.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C.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

D.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根据《中国银监会农业部关于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4】38号),其指导原则是()。

A.因地制宜、市场运作、政府引导、风险可控

B. 因地制宜、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兼顾效益

C. 支农优先、市场运作、政府引导、风险可控

D. 支农优先、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兼顾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2015年全市“三农”工作要点》对财政支农提出新要求:有效整合财政农业农村投入,探索建立(),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A.助农贷

B.惠农贷

C.金农贷

D.农业产业基金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为农业提供的服务是由农业专家、专业人员以及涉农科研机构为当地农村提供技术培训、科技示范等相关农业科技服务。

A.政府公共服务机构

B.农业科研院校

C.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D.龙头企业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