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茅盾在发表()时,署名“矛盾”,后由叶圣陶改为“茅盾”。

提问人:网友xcxxlyx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茅盾在发表()时,署名“矛盾”,后由叶圣陶改为“茅盾”。”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发表《幻灭》时,作者使用的笔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茅盾

B.矛盾

C.雁冰

D.宴之敖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1927年,沈雁冰于上海以()为笔名发表小说《幻灭》。

A.芾甘

B.沈雁冰

C.茅盾

D.矛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茅盾的第一篇小说不能用自己真名而用现在的名字发表,是因为()

A.编辑叶圣陶为表示对国民党的抗议,在矛盾的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

B.作者当时内心很彷徨,取名矛盾

C.沈雁冰这个名字当时是国民党通缉的

D.编辑叶圣陶为表示对国民党的检查,在矛盾的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未经甲许可,乙擅自委托丙对甲之作品进行修改,然后由某杂志社以丙、甲之署名方式发表。在此()。

A.乙侵犯了甲之著作权,丙未侵权

B.乙未侵犯甲的著作权,丙侵权

C.乙和丙均未侵犯甲的著作权

D.乙和丙均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叶紫的代表作《丰收》和茅盾的《春蚕》、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一样以“丰收成灾”为主题,但突出文化观念的矛盾与对立,同时着力描写农村中父与子两代人的矛盾,以及老一代农民云普叔的最后觉醒并支持儿子立秋的反抗斗争。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叶绍钧(1894-1988),名圣陶,江苏苏州人。192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作为新文学初期少见的长篇创作(也是他自己唯一的长篇小说),具有拓荒的价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茅盾在《从牯岭到东京》里谈到,《蚀》是一个(),反映了作者创作时的“矛盾”心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论崇高》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古罗马的(),这一篇文献是在1554年被一名意大利人保罗推洛发表的,发表时
署名狄奥尼修斯或者朗加纳斯。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研究生在江西理工大学学习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发表,完成单位应署名江西理工大学,在申报或发表时
必须征得()同意。

A研究生院

B所在学院

C导师

D所有署名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研究生在华中农业大学学习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发表,完成单位应署名华中农业大学,在申报或发表时必须征得()同意。

A.研究生院

B.所在学院

C.导师

D.所有署名人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