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论语·述而》上曾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说明了艺术的 。

A.认识功用

B.审美功用

C.教育功用

D.娱乐功用

提问人:网友sirlotus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37.5%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7.5%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75.***.***.10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38.***.***.11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07.***.***.24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3.***.***.10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22.***.***.1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69.***.***.13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6.***.***.3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08.***.***.89]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论语·述而》上曾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单选题】《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艺术鉴赏的哪一个效果?

A、共鸣

B、净化

C、领悟

D、延留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在齐闻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具有很高的文学和艺术造诣。( )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孔子对( 《 》)的音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A、歌唱

B、诗经

C、古琴

D、乐记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论语·阳货》记载,宰我询问三年之丧时间太长,可否减为一年,孔子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淮南子·汜论训》说“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礼记》里又记载了子游问丧具的故事,孔子回答说:“称家之有亡(无)。”子游曰:“有无恶乎齐?”孔子曰:“有,毋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判断在殡葬问题上,孔子的观点是()

A.隆丧厚葬

B.简丧薄葬

C.轻形式而重内容,即更重视表达内心的哀悼之情

D.轻内容而重形式,即好的葬礼、葬具更能表达对死者的尊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这次演唱,轰动全城。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这个典故说的是( )。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疾病表现的医著是(  )

A.《素问·三部九候论》  B.《素问·平人气象论》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丹溪心法·惊悸怔忡》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汉代传授的《论语》有“鲁论”、“齐论”与古文《论语》三种。今天通行的《论语》一般皆认为是“ ”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传世《论语》,秦汉之间除所谓“鲁论”外,还有其他不同传本,今本《论语》是由东汉郑玄以鲁论为主,参考齐论、古论作注而传世的。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