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比较材料1、2和3,指出它们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的区别与联系。

提问人:网友cailim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比较材料1、2和3,指出它们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的区别与联…”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列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材料:【材料1】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

阅读下列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材料:

【材料1】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们不仅表现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重要著作中,而且表现在毛泽东同志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

——摘自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2】毛泽东同志从来反对离开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早在1930年,他就提出反对本本主义,强调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在延安整风运动前夕指出,主观主义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这些精辟论断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大解放。他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包含着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毛泽东同志在着重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时,特别强调充分发扬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的能动性。他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的目的、真理的标准的理论;指出正确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指出真理是由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认识的是非即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最终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解决。……毛泽东同志上述的思想路线,我们党必须永远坚持。

——摘自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3】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权便一定是瞎说一顿。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么,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

——摘自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指的是什么?

(2)材料2为什么说“毛泽东同志上述的思想路线,我们党必须永远坚持”?

(3)材料3为什么说“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4)结合材料2、3,谈谈中国共产党人应当如何坚持这条思想路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三个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等,质量之比为1:2:3,把它们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比较它们对支持面的压力和压强()

A.压力相等,压强不等

B.压力不等,压强相等

C.压强相等,压力相等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出,我们还差不多
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是更换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4卷 材料2 波普尔认为:“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小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同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摘自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 材料3 正当相对论得到全世界的称誉时,爱因斯坦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埘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的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须被抛弃。”摘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 请回答: (1)材料1、2、3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上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和波普尔对科学发展的不同认识。 (3)参照材料2,简要评析波普尔“衡虽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1996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材料l 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
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是更换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4卷 材料2 波普尔认为:“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检验性。”“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摘自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 材料3 正当相对论得到全世界的称誉时,爱因斯坦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的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须被抛弃。”摘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 请回答: (1)材料l、2、3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上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和波普尔对科学发展的不同认识。 (3)参照材料2,简要评析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是有关认识问题的一组材料: 材料1 “自然并不让自己躲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
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皮去迁就人的,恰像空气通过我们的口、鼻以及一切毛孔,挤进身内一般”。“当我们用手或唇接触有触觉的东西时,我们不只感觉到石头和木头,不只感触到骨肉,我们还感觉到触觉;我们用耳朵不只听到流水潺潺和树叶瑟瑟的声音,而且还听到爱情和智慧的热情音调。因此感觉的对象不只是外在的事物,而且有内在的事物,不只是肉体,而且还有精神,不只是事物,而且还有‘自我’——因此,一切对象都可以通过感觉而认识,即使不能直接认识,也能间接认识,即使不能用粗糙的感觉认识,也能用有训练的感觉认识,即使不能用解剖家或化学家的眼睛认识,也能用哲学家的眼睛认识。”摘自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 材料2 “我们凭什么能够证明人心中的知觉一定是由和它们相似(如果这是可能的)而实际完全差异的一些外物生起呢?我们凭什么来证明它们不能由人心的力量生起呢?我们凭什么来证明它们不能由一种无形而不可知的精神的暗示生起呢?我们凭什么来证明它们不能由更难知晓的一种特别的原因生起呢?”摘自休谟:《人类理解研究》 材料3 “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缘(因)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摘自苟子:《解蔽》《正名》 材料4 “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摘自孟子:《尽心上》材料5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自体”的世界,这个“物自体”的世界是不可知的,是超乎经验之外的,是人的认识能力所不能达到的“彼岸世界”,人们只能认识“此岸世界”(现象)。摘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材料6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材料1在认识论上的哲学倾向及局限性。 (2)指出材料3的哲学倾向。 (3)指出材料4的哲学倾向。 (4)比较材料6与材料1、材料3的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请比较边际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递减两个概念,并指出它们的区别。 (2)请比较边际收

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请比较边际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递减两个概念,并指出它们的区别。

(2)请比较边际收入和边际产量收入两个概念,并指出它们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列关于时空观的材料: 【材料1】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

阅读下列关于时空观的材料:

【材料1】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日“延续性”。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和不动的。

——摘自《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

【材料2】在这个研究过程里,我们将会发现感性直观有两个纯形式,它们是先天知识的原则,这两个纯形式就是空间和时间。……空间不是一个从外部经验得来的经验。正相反,这外部经验本身只是通过我们所设想的空间观念才有可能。时间不是从任何经验得来的经验概念。……

只有在时间这个前提之下,我们才能表象许多东西在同一时间存在(同时地)或在不同时间里存在(继续地)。

——摘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材料3】运动尺子的缩短和运动时钟的变慢效应,都是相对论时空的基本属性,与物体内部结构无关。

——摘自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材料4】人类的时空观念是相对的,但绝对真理是由这些相对的观念构成的;这些相对的观念在发展中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正如关于物质的构造和运动形式的科学知识的可变性并没有推翻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一样,人类的时空观念的可变性也没有推翻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

——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2和3,筒述其时空观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原理,指出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含义。

(3)分析材料4,说明“人类的时空观念是相对的”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比较浓度相同的无机多元弱酸的酸性强弱时,为什么只需比较它们的一级解离常数就可以了?指出下列各组水溶液,
当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时,哪些可以作为缓冲溶液,为什么?

(1)NaOH(0.10mol·dm-3)-HCl(0.20mol·dm-3)

(2)HCl(0.10mol·dm-3)-NaAc(0.20mol·dm-3)

(3)HCI(0.10mol·dm-3)-NaNO2(0.050mol·dm-3)

(4)HNO2(0.30mol·dm-3)-NaOH(0.15mol·dm-3)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是关子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材料:材料1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是它们之所

下列是关子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材料:

材料1

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是它们之所以同一,是由于它们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它物,而是与之正相反的它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

摘自黑格尔《小逻辑》

材料2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摘自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材料3

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

摘自1974年《人民日报》

材料4

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一真理,已经逐渐为党内同志们所了解。

摘6《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①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②分析材料2,简述为什么“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而“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③根据所学哲学与毛泽东思想的知识对材料3和4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大多数企业都进行了体制改革(2)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解决问题。(3)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大多数企业都进行了体制改革(2)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解决问题。(3)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