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3.古代子女或大臣遇到父母或上级有过错,应该采取的态度是:“为人臣之礼,不显谏”(《礼记·曲礼下》),“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提问人:网友zjb0601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3.古代子女或大臣遇到父母或上级有过错,应该采取的态度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古代礼仪纷繁复杂,不过就其大体而言,可以主要分为五中: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其中祭祀活动被称为“吉礼”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中国古代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宾礼指的是()
A.冠婚之事

B.祭祀之事

C.宾客之事

D.军旅之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古代三年之丧是指父母去世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三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嫌”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

B、擢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但是唐宋时的“进士”有别于明清时的“进士”。

C、礼部是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宜。

D、“谥”即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10.《周易·贲卦》虽然讲究文饰,但不尚华艳,更不追求佻达、轻薄,妖冶、浓丽,而是追求淡美简朴,追求一种清新脱俗和优雅精致。( )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9.“文质彬彬”就是形容“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文弱书生。( )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4.“思无邪”原为《诗经·鲁颂·駉》中的一句话,在《论语·为政》中的用法属于断章取义,与原文已经没有任何关系。( )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8.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强调君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是要求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沉默寡言。( )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7.常人的世俗之忧是对物质、情感、命运的忧虑,而君子的人生之忧,是因为崇高的理想境界难以实现而产生的忧虑。( )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