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雍正年间,朝廷颁旨同意两广总督严禁海运的奏请。海运贩茶至暹罗的福州民间商人立即向闽海关衙门呈明其利益诉求,表示不愿封海。朝廷认为“暹罗(泰国)等国入贡有年……骤见禁止,势必心生疑惧”,如果停止海运,“无业穷民,转致无从约束”,裁定“仿照旧例,准其装运出洋”。上述情况表明()

A.清朝从雍正开始逐步放弃海禁政策

B.清朝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

C.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成为普遍现象

D.雍正时期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提问人:网友154336271 发布时间:2022-10-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37.5%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37.5%
  • · 有1位网友选择 C,占比12.5%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1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11.***.***.16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39.***.***.24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85.***.***.15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61.***.***.17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76.***.***.15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48.***.***.25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47.***.***.24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65.***.***.5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11.***.***.16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39.***.***.24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85.***.***.15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61.***.***.17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76.***.***.15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48.***.***.25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47.***.***.24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65.***.***.58]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雍正年间,朝廷颁旨同意两广总督严禁海运的奏请。海运贩茶至暹罗…”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明代废除宰相的做法为清朝所继承。雍正年间,设立()以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承旨办理军国要务、任免官员、呈递章奏、起草谕旨的中枢机构。

A.敬事房

B.内务府

C.军机处

D.内书房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元代皇后颁下的文书称为()

A.宣命

B.敕牒

C.懿旨

D.令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唐朝,作为特殊的准君命文种,皇太子颁下之文称为()

A.教

B.令

C.令书

D.令旨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元朝,作为特殊的准君命文种,皇太子颁下之文称为()

A.教

B.令

C.令书

D.令旨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清朝雍正年间,市面流通的铸币,其金属构成是铜六铅四,即六成为铜,四成为铅。不少商人出于利计,纷纷熔币取铜,使得市面的铸币严重匮乏,不少地方出现以物易物的现象。但朝廷征收市民的赋税,必须以铸币缴纳不得代以实物或银子。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这种情况,雍正以前的明清两朝历代从未出现过。从以上陈述可推出的结论有()。①上述铸币中所含铜币的价值要高于该铸币的面值②上述用银子购兑铸币的交易中,并不按朝廷的比例成交③雍正以前明清两朝历代,铸币的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④清朝雍正年间,铸币是唯一的货币形式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年嘉庆皇帝颁旨命刑部制定《吸食鸦片烟治罪条例》,首次对吸毒行为施以刑罚。

A.1795

B.1799

C.1813

D.1819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清朝雍正年间,市面流通的铸币,其金属构成是铜六铅四,即六成为铜,四成为铅。不少商人出于利计,纷纷
熔币取铜,使得市面的铸币严重匮乏,不少地方出现以物易物的现象。但朝廷征收市民的赋税,必须以铸币缴纳不得代以实物或银子,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这种情况,雍正以前的明清两朝历代从未出现过。

从以上陈述可推出的结论有()。

①上述铸币中所含铜币的价值要高于该铸币的面值

②上述用银子购兑铸币的交易中,并不按朝廷规定的比例成交

③雍正以前明清两朝历代,铸币的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

④清朝雍正年间,铸币是唯一的货币形式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兴化郡(今莆田市)上奏称妈祖显灵帮助解除旱情,朝廷颁诏敕封“灵惠妃”,妈祖由夫人晋爵为妃,是宋代神明封号最高的爵位。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清朝雍正年间,市面流通的铸币,其金属构成是铜六铅四,即六成为铜,四成为铅不少商人出以利计,纷纷熔币取铜,使得市面的铸币严重匮乏,不少地方出现以物易物但朝廷征于市民的赋税,须以铸币缴纳,不得代以实物或银子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这种情况,雍正之前的明清两朝历代从未出现过从以上陈述,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Ⅰ.上述铸币中所含铜的价值要高于该铸币的面值Ⅱ.上述用银子购兑铸币的交易中,不少并不按朝廷规定的比价成交Ⅲ.雍正以前明清两朝历代,铸币的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清朝雍正年间,市面流通的铸币,其金属构成是铜六铅四,即六成铜,四成铅。不少商人出于利益考量,纷纷
融币取铜,使得市面的铸币严重匮乏,不少地方出现以物易物。但朝廷征于市民的赋税,须以铸币缴纳,不得代以实物或银子。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这种情况,雍正之前的明清两朝历代从未出现过。 从上述陈述,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Ⅰ.上述铸币中所含铜的价值要高于该铸币的面值。 Ⅱ.上述用银子勾兑铸币的交易中,不少并不按朝廷规定的比价成交。 Ⅲ.雍正以前明清两朝历代,铸币的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E.Ⅰ、Ⅱ和Ⅲ。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清朝雍正年间,市面流通的铸币,其金属构成是铜六铅四,即六成为铜,四成为铅。不少商人出以利计,纷纷
熔币取铜,使得市面的铸币严重匮乏,不少地方出现以物易物。但朝廷征于市民的赋税,须以铸币缴纳,不得代以实物或银子。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这种情况,雍正以前明清诸朝从未出现过。从以上陈述,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Ⅰ.上述铸币中所含铜的价值要高于该铸币的面值。

Ⅱ.上述用银子购兑铸币的交易中,不少并不按朝廷规定的比价成交。

Ⅲ.雍正以前明清诸朝,铸币的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

A.只有Ⅰ和Ⅱ。

B.只有Ⅱ和Ⅲ。

C.只有Ⅰ和Ⅱ。

D.Ⅰ、Ⅱ和Ⅲ。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