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电气设备安全防护不仅要求要能够防止人身触电事故,更重要的是防止发生群死群伤的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下列关于电气防火防爆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A.对于接零和接地保护系统中,所有金属部分应接地并连接成整体

B.对于接零和接地保护系统中,不接地的部分应实行等电位联结

C.如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灭火时应采用绝缘工具操作,先断隔离开关,后断开断路器

提问人:网友154336271 发布时间:2022-08-13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6位网友选择 C,占比75%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12.5%
  • · 有1位网友选择 B,占比1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48.***.***.7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14.***.***.5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0.***.***.17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94.***.***.22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04.***.***.15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39.***.***.21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63.***.***.19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76.***.***.241]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电气设备安全防护不仅要求要能够防止人身触电事故,更重要的是防…”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计算机安全终端防护要综合查杀,综合防治,不存在一个反病毒的软硬件能够防止未来所有的病毒。(

计算机安全终端防护要综合查杀,综合防治,不存在一个反病毒的软硬件能够防止未来所有的病毒。()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为了防止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电气设备安全用电的措施主要有()两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是防止()的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

A.人身触电

B. 过负荷

C. 电气火灾

D. 电气设备损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防止人身触电,要时刻具有“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工作中一丝不苟。()

防止人身触电,要时刻具有“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工作中一丝不苟。()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电气设备发生绝缘损坏,外壳带电,当工作人员触用外壳时将造成人身触电事故,为防止事故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

A.使用绝缘工具

B.保持安全用电

C.设备保护性接地

D.装设安全标志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电气设备的安全措施包括()。

A.设置合理的安全防护距离

B.设置必要的隔离防护措施

C.设置防止误操作措施

D.设置安全接地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电气设备发生绝缘损坏,外壳带电,当工作人员触用外壳时将造成人身触电事故,为防止事故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

A. 使用绝缘工具

B. B.保持安全用电

C. C.设备保护性接地

D. D.装设安全标志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有()。A 穿好绝缘防护鞋B 戴好绝缘防护手套C 正确使用焊接防护

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有()。

A 穿好绝缘防护鞋

B 戴好绝缘防护手套

C 正确使用焊接防护面罩

D 设备安全检查合格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用户电气设备危及人身和运行安全时,应立即检修。()

用户电气设备危及人身和运行安全时,应立即检修。()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所谓绝缘防护,是指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或隔离起来,借以隔离带电体或不同电位的导体,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漏电保护对安全生产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A.防止引起火灾

B.防止人身触电

C.防止漏电火花引爆瓦斯和煤尘

D.防止漏电电流烧损电气设备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