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甲某,男,26岁,曾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 6个月,1999年12月刑满释放。乙某,男,18岁。2000年4月底,甲某与乙某多次密

谋共同实施抢劫,并为此准备了凶器。2000年5月上旬,甲某、乙某携带凶器多次于夜间在偏僻小路旁守候,欲抢劫行人财物,但均未遇见行人。2000年6月,甲某和乙某在公安机关例行检查中,因没有身份证和暂住证而受到盘问。经公安人员教育,两人将上述情况如实供述。

问:对甲某、乙某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提问人:网友anonymity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甲某,男,26岁,曾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 6个月,1999年1…”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甲某于1997年1月到1998年1月,连续实施十余次入户抢劫犯罪行为。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甲应适用旧刑法的规定

B. 对甲应适用新刑法的规定

C. 对甲应使用新旧刑法两部刑法典中规定处罚较轻者

D. 对甲应使用新旧刑法两部刑法典中规定处罚较重者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若对其缓刑,其缓刑考验期应为5年以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犯罪中止的概念及构成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犯罪未遂的构成特征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在刑法理论上,根据不同标准对犯罪未遂分类,其种类有(  )。

A.实施终了的未遂

B.未实施终了的未遂

C.能犯未遂

D.不能犯未遂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停止下来,可能构成(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选项属于结果犯的犯罪有(  )。

A.盗窃罪  B.伪证罪

C.侮辱罪  D.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

A.持刀在酒楼里寻找仇人的

B.为了盗窃某户人家而将其看门狗毒死的

C.将毒药投放被害人的酒杯中的

D.守候在被害人的住处附近意图杀害被害人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甲、乙二人合谋抢劫出租车,准备凶器和绳索后拦住一辆出租车,谎称去郊区某地。出租车行驶到检查站,检查人员见甲、乙二人神色慌张便进一步检查,在检查时甲、乙意图逃离出租车被抓获。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抢劫(未遂)罪

B.甲深夜潜入某银行储蓄所行窃,正在撬保险柜时,听到窗外有响动,以为有人来了,因害怕被抓就悄悄逃离。甲的行为构成盗窃(未遂)罪

C.甲意图杀害乙,经过跟踪,掌握了乙每天上下班的路线。某日,甲准备了凶器。来到乙必经的路口等候。在乙经过的时间快要到时,甲因口渴到旁边的小卖部买饮料。待甲返回时,乙因提前下班已经过了路口。甲等了一阵儿不见乙经过,就准备回家,在回家路上因凶器暴露被抓获。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

D.甲意图陷害乙,遂捏造了乙受贿10万元并与他人通奸的所谓犯罪事实,写了一封匿名信给检察院反贪局。检察机关经初查发现根本不存在受贿事实,对乙未追究刑事责任。甲欲使乙受到刑事追究的意图未能得逞。甲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未遂)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为了替乙说情,送给正在审理乙涉嫌非法拘禁一案的合议庭审判员丙5万元,在审判委员会上,丙试图为乙开脱罪责,但未能得逞,于是丙将收受的5万元返还给甲。甲经过思想斗争,到司法机关主动交代了自己向丙行贿的行为。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对甲的行为应以行贿罪论处

B.对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受贿中止

C.对甲应当适用刑法总则关于自首的处罚规定

D.对甲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