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关于不作为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人因为不作为行为构成法定不作为犯,是违反命令规范,是真正的不作为犯

B.人因为不作为行为成立犯罪必然以存在特定的作为义务为前提

C.不作为行为对危害结果也具有原因力

D.不作为的核心是有作为义务(即当为而不为)

提问人:网友moker110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A,占比44.44%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2.22%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2.22%
  • · 有1位网友选择 C,占比11.11%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47.***.***.7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07.***.***.6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0.***.***.2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64.***.***.24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3.***.***.19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86.***.***.3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45.***.***.8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0.***.***.5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82.***.***.185]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关于不作为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人因为不作为行为构成法定不作…”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不作为犯的说法,错误的有( )。

A、不作为犯违反了命令性规范

B、不作为犯包括真正不作为犯和不真正不作为犯

C、《消防法》要求民众发现火灾立即报警,因此不报警就是不履行作为义务,成立不作为犯

D、结果避免可能性不是不作为犯成立的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关于不作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行为人因为不履行抚养义务而构成遗弃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B.行为人以消极的身体动作违反刑法的禁止性规范而构成犯罪的,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C.行为人以消极的身体动作违反刑法的命令规范而构成犯罪的,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D.不作为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而是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因此,行为人在战时驾飞机逃避服兵役,构成逃避兵役罪的,仍然是不作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关于不真正不作为犯,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

B.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

C.在有些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

D.逃税罪是真正不作为犯,但当行为人以销毁账本的方式逃税时,就构成不真正不作为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 111~113 题:

A.氢氯噻嗪

B.呋塞米

C.氨苯蝶啶

D.螺内酯

E.阿米洛利

第 111 题 对抗醛固酮作用的药物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英文缩写是AFP,常见报告病种有()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简称()。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属于需要依据刑法总则规定认定的犯罪行为是:

A.犯罪的实行行为

B.犯罪的预备行为

C.犯罪的教唆行为

D.犯罪的帮助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中国刑法学说中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四要件,分别体现了:

A.无危害性无犯罪的原理

B.无罪过无犯罪的原理

C.无行为无犯罪的原理

D.主客观相统一的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关于刑法的目的和犯罪本质、犯罪客体的正确说法是:

A.刑法的目的之一是保护礼会生活利益免受犯罪侵害,由此决定犯罪的客体是法律保护的利益或社会关系

B.刑法中规定的犯罪社会危害性就是对刑法保护的社会生活利益的侵害

C.犯罪对社会生活利益的侵害包括造成实际侵害和危险

D.犯罪行为的结果就是犯罪对社会生活利益的侵害造成实际侵害和危险的具体体现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我国《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对此正确说法有哪些?

A.此条根据“犯罪地在中国”确定刑法的效力,被称为属地原则

B.在中国的船舶内或航空器内犯罪的应根据此条确立中国刑法的效力

C.在中国的船舶内或航空器内犯罪不限定该船舶或航空器处在哪个国家

D.英国人甲在中国诈骗美国花旗银行的银行信用证,应当适用此条确立中国刑法的效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哪些选项?

A.张某对李某非常痛恨,欲杀之。某天张某发现李某和王某一起站在五十多米高的脚手架上,张某寻思要砍断脚手架的绳索以摔死李某。张某、王某之间素无冤仇,但张某杀李某心切,遂砍断绳索,导致李某、王某摔死。在此案例中,张某对王某的死亡应认定为间接故意

B.于某在深夜闯入仓库偷窃,由于光线太暗,于某就用打火机烧开绑麻袋的绳索以寻找财物,引燃仓库中物品导致仓库烧毁。在此案例中,应当认定于某为放火罪

C.赵某是老司机,对自己技术颇为得意。一日,赵某发觉汽车刹车失灵,但自恃技术好、路况熟,仍旧开车出去,刚出门不久就由于刹车无效而撞死行人方某。在此案例中,应认定赵某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D.吴某打猎时瞄准一野兔,但发现野兔旁有一牧童在睡觉,吴某打猎心切,开枪射击,不幸打中牧童,当即死亡。此案例中,应当认定吴某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