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进水渠开阔,泄洪时不影响溢流堰堰前水位(即堰上水位与行近流速之和与库水位相等),溢流堰共3孔,孔口宽度为12m,溢流堰堰顶下游堰面采用WES幂曲线,上游堰面坡度为3:2,堰顶高程为650.00m,堰前进水渠底板高程为644.00m,设计洪水位为663.00m,校核洪水位为665.00m。计算时:定型设计水头Hd=0.80Hmax,中墩形状系数取ξ0=0.45,边墩形状系数取ξk=0.40,淹没系数σs=1.0,重力加速度g=9.81m/s2;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闸门全开时泄流量为( )。

A.设计洪水位泄流量为Q=3363.16m3/s,校核洪水位泄流量为Q=4146.50m3/s

B.设计洪水位泄流量为Q=3381.56m3/s,校核洪水位泄流量为Q=4236.72m3/s

C.设计洪水位泄流量为Q=3398.37m3/s,校核洪水位泄流量为Q=4257.79m3/s

D.设计洪水位泄流量为Q=3389.84m3/s,校核洪水位泄流量为Q=4247.10m3/s

提问人:网友anonymity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B,占比40%
  • · 有4位网友选择 A,占比40%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20%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65.***.***.8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68.***.***.18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42.***.***.24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8.***.***.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01.***.***.17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87.***.***.5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87.***.***.13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80.***.***.24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19.***.***.7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76.***.***.238]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正槽溢洪道中采用的挑流消能一般适用于较好岩石地基的高、中水头枢纽。挑坎结构型式一般有重力式和()两种,后者适用坚硬完整岩基。

A、悬臂式

B、扶壁式

C、斜降式

D、衬砌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为带胸墙孔口式实用堰,堰面曲线采用抛物线。水库总库容为1.5×108m3,正常蓄水位为825.00m,设计洪水位为827.20m,校核洪水位为829.00m。堰顶高程为815.00m,上游堰坡为直立,上游堰高为P1=5.00m。计算时:定型设计水头和孔口出流收缩断面上的流速系数取规范规定区间的中值。溢流堰堰面曲线为(  )。

A.y=0.04122x2B.y=0.03379x2C.y=0.02944x2D.y=0.02570x2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为开敞式溢流堰,堰顶下游堰面采用WES幂曲线,堰顶上游采用双圆弧曲线。水库总库容为3.75×8m3,正常蓄水位为567.00m,设计洪水位为569.20m,校核洪水位为571.00m。堰顶高程为557.00m,上游堰坡坡比为3:2,上游堰高为P1=6.00m。计算时:定型设计水头取规范规定区间的中值,幂曲线参数k=2.1。溢流堰堰面曲线为(  )。

A.下游堰面曲线y=0.07090x1.810;上游堰面双圆弧半径:R1=5.04m,R2=2.31m

B.下游堰面曲线y=0.06776x1.850;上游堰面双圆弧半径:R1=5.25m,R2=2.10m

C.下游堰面曲线y=0.07234x1.836;上游堰面双圆弧半径:R1=7.14m,R2=2.205m

D.下游堰面曲线y=0.07678x1.810;上游堰面双圆弧半径:R1=5.04m,R2=2.31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溢洪道泄槽底板应设置结构缝,其位置应满足结构布置要求。分块尺寸应考虑气候特点、地基约束情况、混凝土施工(特别是温控)条件,比照类似工程经验确定,其纵、横缝间距可采用(  )。

A.10~12m  B.10~15m  C.12~15m  D.15~2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溢洪道地基固结灌浆的范围和深度应根据岩石的破碎程度、风化程度、裂隙大小和基础应力情况确定,宜在控制段及消能建筑物地基范围内进行。固结灌浆孔可按梅花形或方格形布置。灌浆孔方向应尽量穿过较多的裂隙。固结灌浆孔的孔距、排距、孔深应根据岩石的破碎情况、节理发育程度及基础应力综合考虑。孔距、排距、孔深宜取(  )。必要时可通过灌浆试验确定孔、排距及灌浆压力等参数。

A.孔距和排距宜取3~5m,孔深宜取3~5m

B.孔距和排距宜取3~4m,孔深宜取3~5m

C.孔距和排距宜取3~4m,孔深宜取5~8m

D.孔距和排距宜取3~5m,孔深宜取5~8m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溢洪道泄槽的纵坡、平面及横断面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水力条件等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并遵循下列(  )确定。

A.泄槽纵坡应等于水流的临界坡度。当条件限制需要变坡时,纵坡变化不宜过多,且宜先缓后陡

B.泄槽纵坡宜大于水流的临界坡度。当条件限制需要变坡时,纵坡变化不宜过多,且宜先缓后陡

C.泄槽横断面宜采用矩形断面。当结合岩石开挖采用梯级断面时,边坡不宜缓于1:1.5,并应注意由此引起的流速不均匀问题

D.泄槽沿轴线宜为等宽,当需要变化泄槽宽度时,变化角度可按《溢洪道设计规范》(SL 253—2000) 中附录A.3.3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溢洪道安全监测设计中,变形方面监测必须设置的项目为(  )。

A.垂直、水平位移的监测

B.纵、横缝及裂缝的监测

C.高边坡表面位移的监测

D.高边坡内部位移的监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溢洪道安全监测设计中,水力学方面监测必须设置的项目为(  )。

A.水流流态、流速、流量、水面线、动水压力的监测

B.消能、冲刷的监测

C.空蚀及磨蚀、通气及掺气的监测

D.振动、雾化的监测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溢洪道地基的岩溶处理应与大坝及其他建筑物岩溶处理结合进行。其处理措施应根据岩溶特点、规模、埋深、水文地质条件、充填物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等,选用下列(  )不同方式。

A.在进行溶洞处理时,对岩溶水应采取妥善的疏导措施

B.规模不大的岩洞且埋深较浅者可开挖后回填混凝土,并对洞顶及周围加强固结灌浆

C.堰基内规模不大但埋深较大的溶洞,可钻孔灌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若处于防渗线上,可按《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 的规定处理

D.对规模较大的溶洞,应先填砂砾石或混凝土,后灌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溢洪道消能防冲采用消力池时,当下游水位较高,消力池护坦需要采用抽排降压措施时,应符合以下(  )规定。

A.护坦的排水廊道与排水沟(管)等应构成可靠的排水系统

B.在适当位置设置低于排水系统的集水井和可靠的自动抽排设备

C.对于地质条件复杂(如岩性极不均匀,可能发生管涌或化学浸蚀、溶解作用)或不具备监测维修条件等情况,不宜采用抽排降压措施

D.当下游高水位历时较长时,宜在护坦下游边及两侧设置阻截尾水回渗的截水墙、灌浆帷幕或其联合设施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