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关于逆温,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大气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温度垂直分布与标准大气的相反

B.逆温层的出现将阻止气团的上升运动

C.使逆温层以下的污染物不能穿过逆温层,只能在其下空扩散,因此可能造成高浓度污染

D.在大气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其温度垂直分布与标准大气的相反

E.在大气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不变,其温度垂直分布与标准大气的相反

提问人:网友yanlei777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E,占比30%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0%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20%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0%
  • · 有1位网友选择 C,占比10%
匿名网友 选择了E
[108.***.***.20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06.***.***.11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87.***.***.9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E
[166.***.***.10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5.***.***.17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80.***.***.1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E
[36.***.***.16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90.***.***.13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8.***.***.14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5.***.***.128]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关于逆温,叙述不正确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热岛现象(名词解释题)

热岛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关于旅游的六要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B.“娱”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

C.“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

D.旅游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对流层位于大气层何处? 答案()

A、海拔2-17公里

B、海拔0-17公里

C、海拔17-50公里

D、海拔50-100公里

E、海拔大于500公里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什么是PM2.5?答案()。

A、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B、大气中直径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C、大气中几何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球形粒子

D、大气中几何直径大于等于2.5微米的球形粒子

E、大气中平均直径大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什么是自由基?答案()。

A、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B、自由电子

C、溶液中可电离的离子

D、带电荷的分子或原子

E、不带有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光化学烟雾,叙述错误的是()。

A、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是一系列复杂的链式反应组成,是以NO2光解生成O的反应为引发,导致臭氧的形成

B、由于碳氢化合物的存在,致使NO向NO2的快速转化,在此转化中自由基(特别是OH自由基)起了重要的作用,致使不需要消耗臭氧而能使大气中的NO转化成NO2,NO2又继续光解产生臭氧

C、转化中形成的自由基又继续与碳氢化合物反应生成更多的自由基,如此不断地进行链式反应,直到NO或碳氢化合物消失为止

D、最终产物为醛类、臭氧、PAN等一次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臭氧层集中分布于大气层哪个部位?答案()

A、对流层顶

B、平流层顶

C、平流层20-25公里处

D、平流层底部

E、电离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城市大气中TSP, PM10和PM2.5三者之间的浓度大小关系是下列哪一种?答案()

A、TSP>PM10>PM2.5

B、TSP<pm10> PM2.5

C、TSP <pm10> <pm2.5>

D、TSP=PM10>PM2.5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傍晚太阳落山后地表温度降低所造成的逆温现象,属于下面哪一种?答案()。

A、辐射逆温

B、下沉逆温

C、平流逆温

D、锋面逆温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关于污染源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A、按污染源存在形式: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适用于进行大气质量评价时绘制污染源分析图

B、按污染的排放方式: 点源、面源和线源,适用于大气扩散的计算

C、按污染物排放时间:连续源、间断源和瞬时源,此划分方法适用于分析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间规律

D、按污染物产生类型: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此划分法适用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E、按污染源存在形式: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适用于大气扩散的计算

F、按污染的排放方式: 点源、面源和线源,适用于进行大气质量评价时绘制污染源分析图

G、按污染物排放时间:连续源、间断源和瞬时源,此划分法适用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H、按污染物产生类型: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此划分方法适用于分析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间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