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在实际工程中,为减少裂缝宽度而采取的措施,下列不正确的是()。A.提高混凝土强度,提高配筋率B.选

在实际工程中,为减少裂缝宽度而采取的措施,下列不正确的是()。

A.提高混凝土强度,提高配筋率

B.选用高强度钢筋

C.减小钢筋直径,选用变形钢筋

D.提高构件截面高度

提问人:网友wisdom_sjb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在实际工程中,为减少裂缝宽度而采取的措施,下列不正确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以下关于基坑工程安全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A.基坑内应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梯道应设置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m,梯道搭设应符合规范要求

B.基坑支护结构必须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严禁提前开挖和超挖

C.对于土质条件较差,雨水较多,且放坡开挖的基坑边坡留置时间较长时,均应采取护坡的措施。护坡可根据工程实际,选用合适的方式。护坡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裂缝或破损现象,应及时加以修补,以防止雨水和地面渗水而影响基坑的稳定性

D.支撑系统的施工与拆除,应按先挖后撑、先拆后托的顺序,拆除顺序应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相一致,并应结合现场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的监测结果进行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小区共有40栋砖混住宅楼工程,属非地震区,分两期组织流水施工,每期20栋,屋面防水为

【背景资料】

某小区共有40栋砖混住宅楼工程,属非地震区,分两期组织流水施工,每期20栋,屋面防水为两层3mm+3mmSBS卷材。

先期施工的20栋楼建成后不久,发现在纵墙的两端出现斜裂缝,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裂缝集中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此时,后期施工的20栋楼刚刚开工,现场监理单位组织施工、设计、勘察单位进行现场质量问题分析,形成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报告中决定后期的20栋楼从两方面来防治裂缝的发生:一是加强基底处理;二是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这两条原则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并对先期的20栋中的裂缝提出处理措施。

后期20栋屋面卷材施工正值盛夏,施工完毕后立刻发现屋面卷材起鼓,且大小鼓泡连片,小的数十毫米,大的直径可达300mm以上。

问题:

1.对于防治裂缝的两条原则:一是加强基底处理;二是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具体的防控措施主要有哪些?

2.对于先期施工的20栋住宅楼,墙体裂缝应如何处治?

3.试分析屋面卷材起鼓的成因?

4.卷材起鼓应如何治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工程梁板浇筑后没有采取覆盖措施,主梁在达到设计强度80%后拆模。主体封顶后,发现所有主梁底部均有裂缝出现,裂缝多为斜向,倾角50~60,裂缝多在梁端附近,裂缝深度较浅,宽度大多在0.1~0.35mm。梁出现上述裂缝的原因可能有____。

A.混凝土中掺有添加剂

B.混凝土早期受冻

C.振捣不充分

D.施工缝留置不合理

E.主梁拆模时间过早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道路扩建段工程,路段全长1.22km,为双向6车道,机非分行,设计利用旧路进行扩建,半填半挖,路基底部无软弱层和地下水。路面结构由上向下为,SAS改性沥青面层+5cm厚沥青中面层+6cm厚沥青底面层+19cm厚水泥稳定土碎石基层+18c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石灰稳定土底基层。为保证修旧路基结合良好,新旧路面衔接采用台阶法施工。工程于年底完工,通车后,道路路面出现大量纵向裂缝,为此项目部组织专业公司进行维修,满足验收要求。

1.根据以上材料,本工程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新旧路基结合部位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路基压实不均。

A、对

B、错

2.针对道路纵向裂缝,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

A、对路面结构层的纵向裂缝,采用聚合物、高强水泥胶液压力灌缝

B、沥青路面的纵向裂缝,采用开槽灌沥青胶防水处理

C、沥青路面层内增加钢丝网

D、路基的纵向裂缝,采取边坡加设护坡道的措施

E、对路基底部进行注浆加固,调整沉降差

3.本工程中,旧路基台阶的宽度应不小于()m。

A、0.3

B、0.5

C、1

D、2

4.本工程纵向裂缝控制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土工格栅

B、设置塑料排水板

C、设置反滤层

D、设置横向受力钢筋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背景: 某非地震地区某小区共有40栋砖混住宅楼工程,分两期组织流水施工,每期20栋。先期施工的20栋
楼建成后不久,发现在纵墙的两端出现斜裂缝,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裂缝集中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此时,后期施工的20栋楼刚刚开工,现场监理单位组织施工、设计、勘察单位进行现场质量问题分析,形成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报告中决定后期的20栋楼从两方面来防治裂缝的发生:一是加强基底处理;二是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这两条原则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并对先期的20栋中的裂缝提出处理措施。后期20栋屋面卷材施工正值盛夏,施工完毕后立刻发现屋面卷材起鼓,且大小鼓泡 连片,小的数十毫米,大的直径可达300mm以上。 问题: 1.对于防治裂缝的两条原则:一是加强基底处理;二是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具体的防控措施主要有哪些? 2.对于先期施工的20栋住宅楼,墙体裂缝应如何处治? 3.试分析本案例中屋面卷材起鼓的成因? 4.本案例中卷材起鼓应如何治理7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背景 某非地震地区小区共有40栋砖混住宅楼工程,分两期组织流水施工,每期20栋。 先期施工的20栋

背景

某非地震地区小区共有40栋砖混住宅楼工程,分两期组织流水施工,每期20栋。

先期施工的20栋楼建成后不久,发现在纵墙的两端出现斜裂缝,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裂缝集中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此时,后期施工的20栋楼刚刚开工,现场监理单位组织施工、设计、勘察单位进行现场质量问题分析,形成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报告中决定后期的20栋楼从两方面来防治裂缝的发生:一是加强基底处理;二是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

后期20栋屋面卷材施工正值盛夏,施工完毕后即发现屋面卷材起鼓,小的数十毫米,大小鼓泡成片串连,大的直径可达300mm以上。

2.问题

(1)对于防治裂缝的两条措施:一是加强基底处理;二是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具体应如何进行?

(2)对于先期施工的20栋住宅楼,墙体裂缝应如何处治?

(3)简要叙述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的基本要求。

(4)试分析本案例中屋面卷材起鼓的成因。

(5)本案例中卷材起鼓应如何治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为减小轴拉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可采取以下措施中的:()

A.增加钢筋面积

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选择含碱量低的水泥

D.减小混凝土的水灰比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有关施工质量事故处理基本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结构受撞击所造成的损伤仅在结构的表面或局部,不影响其使用和外观时,可进行修补处理

B.某些部位的混凝土表面的裂缝,经检查分析,属于表面养护不够的干缩裂缝,不影响使用和外观,可不作处理

C.当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不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时,可采取修补处理

D.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宽度大于0.3mm,如不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时,可采取嵌缝密闭法修补处理

E.某公路桥梁工程预应力按规定张拉系数为1.3,而实际为0.8,可采取加固处理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三级公路,设计车速40km/h,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7m,路面结构从上而下分别为22cm厚的水泥混凝土面板、20cm厚水泥稳定土基层、20cm天然砂砾。项目部中心试验室根据技术规范要求,对原材料取样试验,为防治该路面基层裂缝,项目部采用了多项措施以防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包括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加强拌合等。路面施工完成后,部分路面面层出现断板。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为防治该路面基层裂缝,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A.适量掺加粉煤灰

B.适量掺加砂

C.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

D.加大水泥用量

E.尽可能采用快凝水泥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