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原因的是() A.选择了山柳菊作为实验材料 B.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成功后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C.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D.设计了测交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 2.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A.YR∶Yr=1∶1 B.YR∶yr=1∶1 C.R∶r=1∶1 D.Y∶R∶r=2∶1∶1 3.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 D.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的() AaBb①1AB∶1Ab∶1aB∶1ab②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子代9种基因型④4种表现型 A.① B.② C.③ D.④ 5.有人种了100株番茄,它们都是同一植株的后代,发现其中有37株为红果、短毛叶;19株为红果、无毛叶;18株为红果、长毛叶;12株为黄果、短毛叶;7株为黄果、长毛叶;7株为黄果、无毛叶。根据以上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亲本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 B.亲本性状为红果、长毛叶 C.子代(F1)群体中的基因型有9种 D.子代(F1)群体中的纯合子占1/4 6.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F1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组合 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 7.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比例为3∶1,抗病与易感病比例为3∶1 C.测交结果为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比例为1∶1∶1∶1 D.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的表现类型 8.现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1/2 B.1/3 C.3/8 D.3/4 9.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10.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所示,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2∶2∶1∶1 B.1∶1∶1∶1 C.9∶3∶3∶1 D.3∶1∶3∶1 二、非选择题 11.“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实验过程中恰当地应用了假说—演绎法等科学方法。结合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下图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及现象,补充完成下列图解。 图中②代表的过程为____________,③可用符号____________来表示,④表示的性状为________。 (2)假设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r控制,则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⑥中的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德尔对图中实验现象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______种,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_____种。 (5)以上的解释是否正确呢?孟德尔设计了____________实验进行验证,即让子一代(F1)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 12.桃子中,毛状表皮(F)对光滑表皮(f)为显性,卵形脐基因(G)和无脐基因(g)的杂合体表现为圆形脐,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纯合毛状表皮、无脐桃与光滑表皮、卵形脐桃杂交,得F1,F1自交得F2。据此分析回答: (1)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2)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其中光滑表皮、卵形脐的比例是________。 (3)有人选取F2中的两个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的F3植株所结的果实性状及数量如表所示: 性状 毛状表皮 卵形脐 毛状表皮 圆形脐 毛状表皮 无脐 光滑表皮 卵形脐 光滑表皮 圆形脐 光滑表 皮无脐 数量 209 401 196 200 393 197 他所选取的F2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AADAB 6—10:BACDA 11.(1)自交 F2 黄色圆粒 (2)YYRR∶YYRr∶YyRR∶YyRr=1∶2∶2∶4 (3)2∶1 (4)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4 16 (5)测交 12. (1)FfGg (2)6 1/16  (3)FfGg ffGg

提问人:网友yangchen4405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抱歉!暂无答案,正在努力更新中……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提出了“基因”一词。()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提出了“基因”一词。()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认为()

A.性状的遗传是通过遗传因子的物质进行传递的

B.遗传因子的组成是DNA

C.亲代所观察到的性状与子代所观察到相同性状无任何关联

D.遗传因子的遗传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亲本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认为;()

A.亲代所观察到的性状与子代所观察到相同性状无任何关联

B.性状的遗传是通过遗传因子的物质进行传递的

C.遗传因子的组成是DNA

D.遗传因子的遗传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亲本

E.A和C都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

A.形象

B.性状

C.DNA

D.遗传因子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