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在下列神经递质中,其释放后作用消失主要通过神经末梢再摄取的是()

A.乙酰胆碱

B.5—羟色胺

C.组胺

D.去甲肾上腺素

E.多巴胺

提问人:网友dreamskiller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33.33%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3.33%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2.22%
  • · 有1位网友选择 E,占比11.11%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03.***.***.20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83.***.***.14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E
[196.***.***.22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34.***.***.6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19.***.***.7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74.***.***.18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36.***.***.20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23.***.***.24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07.***.***.167]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在下列神经递质中,其释放后作用消失主要通过神经末梢再摄取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是通过()的方式进行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属于
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

C.出胞

D.入胞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判定神经递质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能合成该递质

B、合成的递质储存于突触小泡内,兴奋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小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C、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并可被相应的酶破坏或被回收

D、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该递质的作用

E、突触前神经末梢只能释放一种递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是( )A、直接兴奋M受体B、直接兴...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是( )

A、直接兴奋M受体

B、直接兴奋N受体

C、抑制磷酸二酯酶

D、抑制胆碱酯酶

E、抑制单胺氧化酶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胆碱酯酶复活药是( )A、碘解磷定B、毒扁豆碱C、有机磷酸...

胆碱酯酶复活药是( )

A、碘解磷定

B、毒扁豆碱

C、有机磷酸酯类

D、琥珀胆碱

E、卡巴胆碱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阿托品的禁忌证是( )A、支气管哮喘B、中毒性休克C、青光...

阿托品的禁忌证是( )

A、支气管哮喘

B、中毒性休克

C、青光眼

D、心动过速

E、心肌炎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其它】胆碱能危象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其它】调节痉挛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其它】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