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的正确理解是哪项?( )

A.中国同外国缔结或加入并生效的国际规范性法律要件

B.中国同国外缔结或加入并生效的国际规范性法律要件

C.中国同外国缔结或加入并不一定生效的国际规范性法律要件

D.中国同国外缔结或加入并不一定生效的国际规范性法律要件

提问人:网友anonymity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33.33%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3.33%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22.22%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11.11%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46.***.***.2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93.***.***.13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5.***.***.19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62.***.***.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77.***.***.8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27.***.***.19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89.***.***.6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1.***.***.19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93.***.***.24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46.***.***.2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93.***.***.13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5.***.***.19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62.***.***.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77.***.***.8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27.***.***.19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89.***.***.6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1.***.***.19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93.***.***.242]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下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的正确理解是哪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节日和婚嫁日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的一种风俗,但造成了人身伤害、火灾和环境污染等,因此某市通过了《禁放条例》,试图通过法律对燃放烟花爆竹予以禁止。但是,人们认为,该规定与风俗习惯不符,于是违禁者大有人在,禁而不止。关于此法律现象,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单纯法律效果得以实现,但法律调整的社会效果没有实现。

B.法律违背了风俗习惯,可能无法实现立法目的。

C.立法目的是好的,但达到目的的手段不合理。

D.无论是法律调整的法律效果还是社会效果,都没有实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面关于法的形成与法的创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的形成不包含法的创制。

B.法的创制比法的形成的外延更为广泛。

C.法的形成是法的创制的关键性结尾阶段。

D.法的创制是法的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该法律规定作用于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式是:(  )

A.允许的方式

B.禁止的方式

C.积极义务的方式

D.赋予人们行为自由的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说法不是儒家的是:(  )

A.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C.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D.法势术皆帝王不可一无之具。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可以作为法律调整的直接对象的是:(  )

A.某科研机构培育玉米改良品种时采用的试验方法。

B.刘某和王某谈恋爱并签订一份协议,就“约会的时间、互相尊重各自的选择”等条款所做的约定。

C.张某偷吃了某农业技术部门培育的珍贵的葡萄改良品种。

D.李某因打鼾而影响了别人的休息。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英国学者哈特从守法动机的角度将法律意识分为内在的观点和外在的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在的观点是指人们出于自愿而遵守法律。

B.外在的观点是指人们对法律不信任,但由于外界的压力而迫使其遵守法律。

C.哈特这种分类和我们按社会政治属性对法律意识的分类本质上是一致的。

D.哈特认为一个社会既包括从内在观点也包括从外在观点服从法律的人,同时在一个人身上也可能出现两种动机的混合。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关于法律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一国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水平对法律文化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经济水平高的国家法律文化必然丰富。

B.法律文化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C.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了法律在本质上的差异,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文化是截然有别的。

D.同一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的法律文化之间必然具有相同的法律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

A.马克思  B.孟德斯鸠

C.亚里士多德  D.韩非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宗教、科学技术和政治关系的选项中,哪一项表述不成立?(  )

A.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有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

B.法具有可诉性,而道德不具有可诉性。

C.法与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律方法论有重要影响。

D.法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不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