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一志愿者静脉注射某药500mg后,在不同时间间隔从尿中收集的原形药物量如下: 时间(h) 0 0.5 1 1.5 2 3 6 12 药物量(mg) 0 75 55 40 30 40 40 10 试求k、t1/2、Ke和24小时的累积排出药量。

提问人:网友meye123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抱歉!暂无答案,正在努力更新中……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一志愿者静脉注射某药500mg后,在不同时间间隔从尿中收集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药物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给药75mg后,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C=Ae-at+Be-βt,该式

某药物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给药75mg后,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C=Ae-at+Be-βt,该式中A=4.6mg/L,B=0.60mg/L,α=1.2h-1,β=0.05h-1,试求(1)k12,k21,k10,VC;(2)给药后经5小时血药浓度为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药物在体内符合单室模型,以下各项陈述是否正确,为什么?对患者给药,在治疗剂量下该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为4小时,则:

A.该药物消除速率常数为0.173h-1

B.i.v.给药,16小时后87.5%的药物被消除。

C.给药0.5g消除0.375g所需的时间是给药1.0g消除0.5g所需时间的两倍。

D.完整收集12小时的尿样,可较好地估算经尿排泄的原形药物的总量。

E.一定时间内消除了多少药物,取决于给药剂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当药物有相当多的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则可采用尿药速度法处理尿药排泄数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药口服后,全部以原形从尿中排出,该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是多少?

A.0%

B.25%

C.50%

D.75%

E.1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尿药法解析药物动力学参数的符合条件():

A.药物服用后,较多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

B.尿中原形药物出现的速度与体内当时的药量成正比

C.肾排泄符合一级速度过程

D.药物必须是弱酸性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统相胆碱的药理作用特点为()

A.起效慢

B.作用维持时间极短

C.常静脉注射给药

D.大剂量能兴奋迷走神经

E.多以原形自尿排出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在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中,必须保证药物在尿中基本排尽,才能较精确地计算尿药总量,药物在体内经过
七个半衰期后,体内剩余药量只有0.78%,可认为基本排尽,因此收集尿标本时间至少要七个半衰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以下关于尿药排泄的经时变化中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尿药排泄中的速率法对实验测定误差敏感;

B.收集尿样的间隔时间以3个半衰期以上为好;

C.为得到尿中原形药物的排泄总量,需要收集至少7个半衰期以上时间样品,不得丢失一份;

D.亏量法相对于速度法而言,对实验测定误差不敏感;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药效出现时间从快到慢的顺序为()A、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口服B、静脉

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药效出现时间从快到慢的顺序为()

A、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口服

B、静脉注射,口服,皮下注射,肌内注射

C、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

D、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

E、肌内注射,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意义有()。

A.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B.可计算第一次静脉注射后,作用开始的时间

C.可计算反复恒量给药达坪值的时间

D.可计算药物的Vd值

E.计算给药后药物在机体内消除的时间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