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日傍晚,被告人黄某、兰某驾驶摩托车外出伺机抢夺他人财物,在该市胜利大街南段,发现一女士脖子上佩戴一条金项链,便从该女士身后驾车飞驶过来,坐在摩托车后座上的兰某趁机抓取项链,由于项链没有扯断,该女士被拽倒,头部撞到马路护栏,造成颈骨折断死亡。被告人黄某、兰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抢夺罪 ()

C.抢劫罪

D.过失致人重伤罪

提问人:网友xiaowangxw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6位网友选择 C,占比33.33%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16.67%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11.11%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11.11%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11.11%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5.56%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5.56%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5.56%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18.***.***.2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18.***.***.2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68.***.***.13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4.***.***.4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10.***.***.21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4.***.***.4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30.***.***.20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9.***.***.5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34.***.***.25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38.***.***.8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68.***.***.13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34.***.***.25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10.***.***.21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38.***.***.8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9.***.***.5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30.***.***.20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97.***.***.8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8.***.***.3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19.***.***.21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61.***.***.31]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某日傍晚,被告人黄某、兰某驾驶摩托车外出伺机抢夺他人财物,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甲、乙二人于某日晚将私营业主丙从工厂绑架至市郊的一空房内,将丙的双手铐在窗户铁栏杆上,强迫丙答应交付3万元的要求。约二小时后,甲、乙强行将丙带回工厂,丙从保险柜取出仅有的1.7万元交给甲、乙。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

A.抢劫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非法拘禁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是(  )。

A.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B.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C.在办公大楼抢劫的

D.入户抢劫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罪,神志模糊,躺在马路边,旁边放着一只皮包。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僻静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抢夺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甲开办一间小汽修店,因修理一进口轿车缺零配件,便于晚间在一停车场将一同型号小轿车备用轮胎一个(价值1200元)和发动机(价值 50000元)拆下盗走,甲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数罪并罚

B.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属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即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

C.只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D.只构成盗窃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 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代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乙某持甲某的借条要甲某还钱,甲某不仅不还钱,反而指使丙某、丁某将乙某强行扣留在乡下的偏僻房屋里,并对其进行殴打,两天后,乙某交出借条,承诺永不索还。甲某才将乙某释放。甲的行为构成(  )。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甲在公共汽车上盗得乙、丙的手机(共价值4000余元),乙未发觉。丙后来觉察并揪住了甲的衣领。无奈甲趁到站停车之机迅速挣脱并下车逃走,丙追逐不及使甲逃脱。甲的行为应(  )。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抢夺罪

C.以盗窃罪和抢夺罪进行并罚

D.构成抢劫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强某于2003年10月15日早8:10左右,骑着摩托行驶在312国道的瓜市桥上,与他同向的一辆绿色混凝土搅拌卡车突然将他撞倒,并把他甩出约十米,肇事司机见状后,立即加快油门逃逸。强某放在轻骑摩托车后箱的4.8万元现金因后箱破损而洒了一地。被告人张某与朋友李某驾驶一辆载满乘客的中巴车经过,李某发现倒在地上的强某和满地的钱,便叫张某停了下来,鼓动乘客纷纷下车“捡”钱,一些过路群众也加入进来。5分钟后地上已经分文未剩。捡完钱后,乘客上车,张某驾车逃走。张某与李某构成何罪?(  )

A.聚众哄抢罪  B.抢劫罪

C.抢夺罪    D.盗窃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王某利用计算机知识获取某公司上网账号和密码后,以每3个月100元的价格出售上网账号和密码,从中获利5000元,给该公司造成4万元的损失。对此,下列哪个说法正确?(  )

A.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 5000元

B.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 5000元

C.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4万元

D.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4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伪造了一份乙向甲借款24万元的借据,并仿冒乙的签名,用私刻的乙的印章在借据上盖章,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偿还借款24万元,并向法院提供了该伪造的借据及其复印件,法院据此判决乙向甲偿还“借款”24万元。乙不服,提起申诉,最终查明上述借据及附件均系甲伪造,乙根本没有向甲借款。甲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

A.妨害作证罪

B.诈骗罪

C.伪造证据,妨害民事诉讼行为,不构成犯罪

D.票据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