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观沧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察的地点及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虽然已到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却草木繁茂,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两句写了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诗人看到日月星汉在海中出没,用两个若字显示出其主观感受,揭示主旨,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宏伟抱负

提问人:网友154336271 发布时间:2022-09-24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D,占比50%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0%
  • · 有1位网友选择 B,占比10%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10%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33.***.***.1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94.***.***.24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53.***.***.5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79.***.***.8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2.***.***.5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66.***.***.9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1.***.***.4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84.***.***.10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0.***.***.16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12.***.***.135]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下列对《观沧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古诗鉴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

B.“日月”四句中,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不属于“ 三曹” 作品的一项是()A.《观沧海》(东临碣石)B.《短歌行》(对酒当歌)C.《洛神赋》D.《登楼

下列不属于“ 三曹” 作品的一项是()

A.《观沧海》(东临碣石)

B.《短歌行》(对酒当歌)

C.《洛神赋》

D.《登楼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关于诗文的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

B.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D.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 想当年,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

C. 决眦入归鸟,荡胸生层云。

D. 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

C.《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其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E.(解析:天净沙是曲牌名。)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古乐府、曹操

B.《出师表》、表、刘备

C.《迢迢牵牛星》、古体诗、《古诗十九首》

D.《木兰诗》、乐府民歌、南北朝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12.下列诗句中的主人公,哪一位的身世遭遇与其他人不同?()

A.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B.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C.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无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对《卖油翁》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

A.A

B.B

C.C

D.D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选出下列对《观沧海》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此诗是诗人征战归途中所作,开篇点题,观字统领全篇。诗人借大海的形象,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入诗中

B.诗人登临高处,俯视大海,心情像沧海一样不平静。借想象中的山岛草木来点染,衬托大海浩瀚壮阔、生机勃勃

C.诗人写到日月星汉在海中出没,用两个若字显示出其主观感受,揭示主旨,表明远大抱负

D.这首诗运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和夸张等表现手法,基调苍凉慷慨,意境开阔,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观沧海》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诗人

C.《世说新语》,南宋临川王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次北固山下》的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作者是()。

A.曹植

B.阮籍

C.嵇康

D.曹操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