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

A.主张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B. 主张抑制权臣,加强皇权

C. 主张设厂卫,加强监督

D. 主张改革官制,增设内阁

提问人:网友hairui1985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A,占比33.33%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33.33%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22.22%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11.11%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9.***.***.23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6.***.***.116]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6.***.***.7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42.***.***.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61.***.***.6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62.***.***.25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9.***.***.4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15.***.***.223]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23.***.***.96]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

A.主张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B.主张抑制权臣,加强皇权

C.主张设厂卫,加强监督

D.主张改革官制,增设内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府、州、县官员共4117人的政绩,其中擢升者435人,复职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

A.重视对地方的掌控

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

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

D.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戍卒叫,函谷举

B.夫晋,何厌之有渺渺兮予怀

C.客有吹洞箫者何为其然也

D.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
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贾谊·论积贮疏》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试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试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及时劾奏,处以重刑”下列措与材料中的措施起同样作用的是()

A.实行行省制度

B.实行推恩令

C.设立军机处

D.实行郡县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

A.提高了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利于证明其政权的正统性

C.主要是为了推进习俗改革

D.实现了不同民族间的平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论语·阳货》记载,宰我询问三年之丧时间太长,可否减为一年,孔子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淮南子·汜论训》说“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礼记》里又记载了子游问丧具的故事,孔子回答说:“称家之有亡(无)。”子游曰:“有无恶乎齐?”孔子曰:“有,毋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判断在殡葬问题上,孔子的观点是()

A.隆丧厚葬

B.简丧薄葬

C.轻形式而重内容,即更重视表达内心的哀悼之情

D.轻内容而重形式,即好的葬礼、葬具更能表达对死者的尊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句话本出自《论语》。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帘,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 万
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 改之。”

——摘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魏主指谁?

(2)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

(3)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4)提出这一论据的意图何在?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