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诗句()表达了作者思念母亲的情感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问人:网友154336271 发布时间:2022-09-23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C,占比40%
  • · 有3位网友选择 A,占比30%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0%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10%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24.***.***.22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42.***.***.9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6.***.***.3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39.***.***.20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26.***.***.3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57.***.***.23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81.***.***.19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48.***.***.25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5.***.***.18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04.***.***.219]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诗句()表达了作者思念母亲的情感”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山迷茫 旅美作家 刘成章 1 ()

A.刘成章是实力派乡土作家,作品基调似陕北高原雄浑高亢,他的《安塞腰鼓》曾入选中学教材。本文的情感诉说虽曲折低回,字里行间却仍透出苍凉的意蕴。

B.文章的语句长短结合,使表达的情感张弛有致:语言土洋结合,方言口语和书面语相得益彰,非常契合身在他乡思念故土的主题。

C.文章以写景开篇,以思念家山统摄全文,文末却以母亲收束全文。这样写使抽象、模糊、飘飞的思乡情终于有了具体可依的落脚点,读来颇有余光中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的悲凉与无奈。

D.本文不仅有精彩的景物描写,而且有大段的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在展现作者纷繁复杂的思绪的同时,又显示了作者情感的细腻和深沉,使文章的感染力大大增强。

E.文中第 9段说“家山不在此”,后面又说“家山犹在此”“家山应在此”,这是作者的思绪在此地与彼岸、现实与回忆的纠缠中进入了迷离恍惚的状态的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客中守岁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点明时间是除夕夜,作者在外生活窘迫,樽中无酒;“泪满巾”与《琵琶行》中“司马青衫湿”异曲同工地表现了诗人的悲伤。

B.颔联用在外漂泊的艰苦与家中生活的贫苦作对比,进一步抒发诗人对家乡的刻骨思念。

C.第三联“惊”字,表现出作者因年老而感觉到时光匆匆,而“畏老”“恶春”也是本诗所要侧重表达的情感。

D.这首律诗语言平淡朴实、明白晓畅,与李商隐的名作《锦瑟》语言风格截然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以下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主要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描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议论文。

B.《端午的鸭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C.《我的母亲》展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D.《阿长与山海经》里塑造了一位纯朴善良的农村妇女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千里江山图》要表达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

A.隐居山林

B.对大自然的享受

C.思念家人

D.爱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对于这三个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句1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广阔背景之下的大月亮,以此对比家乡的小月亮,突出作者心中故乡月亮之美。

B.三个句子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表达作业的情感。

C.句1和句2都表达了思乡之情,句3表达的是对绍兴乌篷船的喜爱之情。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宫怨诗是唐诗中重要的一个题材,作者往往通过宫怨诗表达一些情感,其情感通常包含哪些内容?

A.对自身怀才不遇的叹息

B. 对情人的思念

C. 对帝王统治的讽刺

D. 对失恩宫女的关注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春夜洛城闻笛》,诗句赏析,不正确的是()

A.诗中“折柳”是指一种代表风俗的行为,是作者借柳枝表达思乡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B.“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C.“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D.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月光启蒙》表达了()

A.对母亲深深的感激;

B.对民谣的喜爱;

C.对故乡的思念;

D.对儿时的回忆。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春夜洛城闻笛》,诗句赏析,不正确的是()

A.诗中“折柳”是指一种代表风俗的行为,是作者借柳枝表达思乡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B.“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C.“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D.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月光启蒙》表达了()。

A.对母亲深深的感激;

B. 对民谣的喜爱;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儿时的回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表达了作者对()的深切的思念之情

A.朋友

B.弟弟

C.妻子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