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为使最终工艺气中CO浓度降到很低的程度,只有高温下使用的低变催化剂才能胜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提问人:网友sulynn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为使最终工艺气中CO浓度降到很低的程度,只有高温下使用的低变…”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CO(气)+H2O(气)≒CO2(气)+H2(气)-Q的平衡中,能同等程度地增加正、逆反应速度的是()。

A.加催化剂

B.增加CO2的浓度

C.减少CO的浓度

D.升高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何项不正确?

A.CO和Hb结合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

B.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

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约50%的Hb变成HbCO

D.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厂使用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有害物质A。已知填料层高度为5m,操作中测得进塔混合
气量为100kmol/h,混合气中含A的组成为0.06(摩尔分数,下同)。要求A的吸收率为90%,若清水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4倍,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2.5x,试求:(1)清水的实际用量及出塔液体的饱和度;(2)该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3)该厂为降低最终的尾气排放浓度,准备另一个塔径与原塔相同的填料塔。若两塔串联操作,气液流量及初始组成不变,要求最终尾气浓度降到0.003,求新塔的填料层高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对题22所述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后,使CO的浓度隆至12mg/m3,SO2隆至4mg/m3。试问NH3的浓度至少降到多少,才能使车间内共存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达到卫生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变换后的原料气要求CO最终浓度小于()。

A.10%

B. 1%

C. 0.5%

D. 0.1%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变换后的原料气要求CO最终浓度小于()

A.10%

B.1%

C.0.5%

D.0.1%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适宜()

A.CO和Hb结合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

B.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

C.吸入气中C0浓度为0.1%时,可致中框神经系统和心脏难以恢复的损伤

D.呼吸加深变快,肺通气量增加

E.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低变反应器停工切出后,未及时使用氮气置换的危害是()

A.工艺气中CO会使反应器超温

B.工艺气中硫化物对催化剂产生毒害作用

C.工艺气中的水蒸汽发生冷凝,使催化剂性能受损

D.工艺气中H2会造成催化剂过度还原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中国消防手册》,通常情况下人员疏散安全判据指标正确的是()

A.当热烟层降到2m以下时,对于大空间其能见度临界指标为10m

B.2m以上空间内的烟气平均温度不大于150℃

C.当热烟层降到2m以下时,持续30min的临界温度为50℃

D.一般认为在可接受的能见度的范围内,毒性都很低,不会对人员疏散造成影响(一般CO判定指标为2000mg/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低变反应器停工切出后,未及时使用氮气置换的危害是()

A.工艺气中CO会使反应器超温

B. 工艺气中硫化物对催化剂产生毒害作用

C. 工艺气中的水蒸汽发生冷凝,使催化剂性能受损

D. 工艺气中H2会造成催化剂过度还原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