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下列选项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适”指去

B.“莫”指不可

C.这句话启示我们君子行事应当以义为标准,权宜行事,切忌教条

D.“义”可理解为宜也,时也,权也,度也,中也

提问人:网友xiayan188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C,占比26.32%
  • · 有4位网友选择 D,占比21.05%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10.53%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10.53%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10.53%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10.53%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5.26%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5.26%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43.***.***.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4.***.***.10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23.***.***.17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18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29.***.***.17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16.***.***.25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31.***.***.7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08.***.***.4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47.***.***.3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34.***.***.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30.***.***.12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58.***.***.20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67.***.***.3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7.***.***.6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06.***.***.9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9.***.***.22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31.***.***.16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56.***.***.119]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51.***.***.125]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下列选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之与比。

A、仁

B、智

C、勇

D、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多选题】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下列选项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适”指去

B、“莫”指不可

C、这句话启示我们君子行事应当以义为标准,权宜行事,切忌教条

D、“义”可理解为宜也,时也,权也,度也,中也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孔子所说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的“適”字,读“dí”,是“敌对”的意思。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教学设计题)荀子《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架,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课文介绍该课文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第九课,同单元的选文还有《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师说》。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这些散文中,有议论治国得失的,有总结军事经验的,有讨论学习和人才培养的。聆听其中的济世忠告,感受古人的襟抱与睿智,我们会更加体会到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阅读这些充满智慧的篇章,还可以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阅读时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同时还应当有点质疑问难的精神,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而提高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树立常见文言文实词、文言文虚词、文言句式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生情况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班级50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

1.将课文第三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2.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依据。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荀子认为,就人之本性而言,尧、舜和桀、跖是一样的,君子和小人是一样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表明“仁”德是君子最根本的德行。

A、对

B、错

C、部分对

D、部分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表明君子是有所敬畏的,有形上的终极关怀。

A、对

B、错

C、部分对

D、部分错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