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我们在“物质的变化”单元做了许多实验,其中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A.加热白糖

B.小苏打与白醋混合

C.研究铁钉生锈是否需要水

D.蜡烛燃烧

提问人:网友154336271 发布时间:2022-09-03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B,占比44.44%
  • · 有3位网友选择 A,占比33.33%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22.22%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17.***.***.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45.***.***.1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26.***.***.4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53.***.***.9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65.***.***.14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74.***.***.4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28.***.***.10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211.***.***.11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41.***.***.111]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我们在“物质的变化”单元做了许多实验,其中属于对比实验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中学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概念,这些概念又可以分成很多不同类型,其中,化学方程式是属于 类型的概念

A.化学用语概念

B.物质性质概念

C.物质变化概念

D.化学实验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自然哲学为了构造体系,做了许多实证实验。()

自然哲学为了构造体系,做了许多实证实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做了许多荒唐的事,请你叙述其中的一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物质的量浓度会随基本单元的不同而变化。()

物质的量浓度会随基本单元的不同而变化。( )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面是两位初中化学教师讲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实施记录,阅读后回答问题。[张老

下面是两位初中化学教师讲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实施记录,阅读后回答问题。

[张老师的教学实施记录][社会引入]观看准备好的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如钢铁制品生锈、冰雪融化成冰、原子弹的爆炸现象。

[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四个实验——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胆矾的研碎;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3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实验4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其中实验1有师生共同完成,实验2和实验4的反应由学生分组完成,其余实验由教师演示实验。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3得到两个结论:实验2中的粉末是胆矾:胆矾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物质是新生成的物质。[提问]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并交流]略[提问]教师列举两个变化,由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着哪些现象?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略。[提问]酒精易挥发、铁易生锈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谁还能举出一些相似的例子?

[学生讨论并派代表回答]举出类似的例子。并总结归纳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提问]老师举出两个性质,由学生判断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为什么?

[讲解]老师对有关物理性质方面的几个基本概念做简单介绍(熔点、沸点、密度)。引导学生观察一瓶氧气和一瓶一氧化碳,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进行判断,并与周围同学进行相互讨论和学习。

[讲解]说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之间的联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对复杂事情的分离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李老师的教学实施记录][直接引入]整个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自然界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结合新学期的一些变化进行举例,使学生感到熟悉,活跃课堂气氛)

[师生交流回答]老师:自然界有哪些变化?学生:下雨、木材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瀑布下落。老师:若将以上四个变化进行分类,你准备怎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学生:根据变化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确定上述四个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小结]下雨和瀑布下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类变化叫作物理变化;木材燃烧生成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和有机物,在变化中生成了新的物质,判断这一类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演示PPT]演示水分子电解的动画。请同学从微观的角度判断水的电解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得出结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过渡]我们周围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何判断物质的变化是否发生了?要了解物质的变化,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演示实验]取适量的硝酸铅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观察反应前后的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现象:在此反应中,有不溶于水的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拿出一段铁丝,观察颜色、状态、形状,弯曲成各种形状,并用剪刀把铁丝剪成几段。

[讲述]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性质和特征,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根据物质的某种性质,对某种物质进行识别和判定,我们可以把物质的性质分为两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小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颜色、形状和状态、是否有沉淀生成等都可以作为判别物质变化的标准。

[演示实验]观察硫酸铜晶体的变化。实验1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实验2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实验3硫酸铜晶体加热:实验4加热后的硫酸铜粉末加水。

[得出结论]硫酸铜的物理性质——能溶于水的蓝色的固体;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小结]要想知道某一物质是什么物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从物质的形态、颜色、温度,变化中有无沉淀生成、气体生成方面寻找证据,对各种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变化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物质变化规律造福人类。请结合两位老师的教学实施记录,回答下述问题:

(1)比较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的异同。

(2)这两位老师的化学教学内容组织采用了哪种形式?

(3)判断这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案是否体现了科学的探究思想,为什么?

(4)这两位老师是否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并进行说明。

(5)试说明两位老师是如何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每个单元是一个板块。全球共分几大板块?其中几乎全
部在海洋的是哪个?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我们小学生不能独自使用插座中的电做任何实验!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只用干电池来做实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即便面前有许多困难,我们也决心要进行这项实验。中译英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为了进一步证明康普顿效应的普遍性,吴有训在康普顿的指导下,首先做了()种物质的X射线散射实验,并绘制了实验曲线。

A.1

B.5

C.7

D.15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拉伸实验中,我们选取的试样在国标中属于()。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B.

C.

D.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