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项目若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现场必须设有预制构件的堆放场地,以方便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的堆

放和后期的装配。()

提问人:网友18***090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项目若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现场必须设有预制构件的堆放场地…”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关于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现场结构施工采用预制装配式方法

B.预制构件采用在工厂流水加工制作

C.装配式剪力墙中仍需要现浇混凝土

D.楼梯在PC构件设置时就需要考虑点位设置预埋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背景资料】某企业在项目现场对预制装配式结构用的混凝土、钢筋和钢材进行材料进场检验,发现预
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等级为C30;钢筋的选用、钢筋焊接网均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程,但材料进场检验人员人为预制构件的吊环选用HRB502不太合理。请根据背景资料完成下列问题。问题:在该项目中,普通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时,钢筋应采用()。在案例中,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钢筋制作。

A.热轧带肋钢筋

B.光圆钢筋

C.HPB300

D.HRB335

E.HRB4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安置房小区为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采用了“EPC+BIM+装配式”的建造模式,采用机械化施工,将精度高的预制构件现场拼装,装配率达到77%,施工效率显著提高。由业主、工程总承包单位、装配构件生产联合组建BIM团队,采用总承包统一协调、采购和施工的方式实现平行搭接,实现了高效的集成化管理。问题:本工程项目应用到的先进管理模式是()。

A.全过程BIM一体化技术应用

B.工程总承包

C.装配式建筑设计、采购、施工无缝衔接

D.实现项目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E.采用了新型的绿色建材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背景资料某新建高层住宅工程建筑面积16000㎡,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二层以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背景资料

某新建高层住宅工程建筑面积16000㎡,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二层以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层以上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墙板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工艺。

施工总承包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遵循项目质量管理程序,按照质量管理PDCA循环工作方法持续改进质量工作。

监理工程师在检査土方回填施工时发现:回填土料混有建筑垃圾;土料铺填厚度大于400mm;采用振动压实机压实2遍成活;每天将回填2-3层的环刀法取的土样统送检测单位检测压实系数。对此出整改要求。

"后浇带施工专项方案″中确定∶模板独立支设;剔除模板用钢丝网;因设计无要求,基础底板后浇带10d后封闭等。

监理工程师在检査第4层外墙板安装质量时发现: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满足规范要求;留置了3组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灌浆料标准养护试件;留置了1组边长70.7mm的立方体坐浆料标准养护试件;施工单位选取第4层外墙板竖缝两侧11mm的部位在现场进行淋水试验,对此要求整改。

1.写出PDCA工作方法内容;其中“A”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2.指出土方回填施工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后浇带专项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写出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

4.指出第4层外墙板施工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装配式混凝土构钢筋套筒连接灌浆质量要求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部分装配混凝土建筑主要构件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建筑,其优点是所需生产基地一次性投资比全装配式少,适应性大,节省运输费用,便于推广等。()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关于装配式框架结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装配式框架结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A.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是按标准化设计将构件拆分,在工厂进行标准化预制生产,现场采用大型吊装设备安装而形成

B.装配式全预制框架结构和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区别在于预制率的不同

C.装配式全预制框架结构预制率高,施工速度快,但结构刚度和整体性较差

D.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接近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任何移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都不可能做到100%预制,为了保证建筑整体性,主体结构必须采用部分现浇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高校由于扩招,需要对该校进行扩建。某施工单位中标承接该扩建工程,工程内容包括一栋5层教学楼和
一栋6层办公楼。教学楼建筑面积14000m2,办公楼建筑面积8000m2。 事件1:教学楼预采用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建筑构造复杂,办公楼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部署中确定了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人员相应的职责、明确了施工项目管理目标等。由于建设单位资金需要分阶段供应,两栋楼只能先后施工,合同规定的扩建工程竣工日期为2012年8月25日。 事件2:该校根据扩建需要,令建设单位采购了一批墙体砌块,经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检验发现墙体砌块导热性能指标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建设单位以指标值超差不大为由,书面指令施工总承包单位使用该批砌块,施工总承包单位执行了指令。监理单位对此事发出了整改通知,并报告了主管部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了这一事件。 事件3:学校将在东南角拟建一新食堂,设计采用框架结构,地下l层,地上9层。建筑物外形尺寸92m×21m,总高21.7m。东西两侧紧临配电室和锅炉房,南侧马路对面为一球场,场地十分狭小。采用商品混凝土搅拌,运至现场后,卸人混凝土料斗,利用塔吊吊至浇筑地点。塔吊采用固定式塔吊。现场不用再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只设一小型砂浆搅拌站。 问题 1.施工单位应当如何安排两栋楼的施工程序,并给出理由。 2.指出该办公楼的施工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施工顺序。如果工期要求较紧迫,如何安排各个阶段的搭接? 3.依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就事件2,可以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给予怎样的处罚? 4.根据事件3,简述塔吊的布置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结构施工,采用钢筋套筒灌浆时,应在现场模拟构件连接接头的灌浆方式,每种规格钢筋应制作不少于()个套筒灌浆连接接头。

A.1

B.2

C.3

D.4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某安置房小区为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采用了“EPC+BIM+装配式”的建造模式,采用机械化施工,将精度高的预制构件现场拼装,装配率达到77%,施工效率显著提高。由业主、工程总承包单位、装配构件生产联合组建BIM团队,采用总承包统一协调、采购和施工的方式实现平行搭接,实现了高效的集成化管理。问题:背景资料中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的特点有()。

A.机械化施工

B.现场施工效率高

C.预制构件制作精度高

D.施工期间受气候影响较大

E.现场施工的误差较大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