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将词分为三种境界,第三种境界是什么?

提问人:网友18***246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王国维《人间词话》将词分为三种境界,第三种境界是什么?”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王国维(1877—1927)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他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引用的这三首词的作者分别是:

A.柳永 晏殊 辛弃疾

B.柳永 晏殊 李清照

C.晏殊 柳永 辛弃疾

D.辛弃疾 柳永 李清照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王国维(1877-1927)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他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

王国维(1877-1927)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他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请问:他引用的这三首词的作者分别是:

A.柳永 晏殊 辛弃疾

B.柳永 晏殊 李清照

C.晏殊 柳永 辛弃疾

D.辛弃疾 柳永 李清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成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其中第三境是:()

A.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三段词来说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对教师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实现个人专业成长也有很好的启发。这三段词分别是()。

A.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B.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以三句话来比输古今成大事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B.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D.这三种境界揭示和总结了人走向成功的必经阶段和历程,对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具有启发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人生三种境界的解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几境界?()A.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人生三种境界的解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几境界?()

A. 1

B. 2

C. 3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