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各对离子的混合溶液,在浓度均为0.3 M盐酸条件下,不能用通入H2S进行分离的是()

A.Al3+、Hg2+

B.Bi3+、Pb2+

C.Ni2+、Cd2+

D.Zn2+、Cd2+

提问人:网友yyq2311842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D,占比40%
  • · 有3位网友选择 C,占比30%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0%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10%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3.***.***.9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07.***.***.6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07.***.***.6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52.***.***.16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26.***.***.22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89.***.***.5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34.***.***.19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44.***.***.24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45.***.***.20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41.***.***.128]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05.***.***.2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3.***.***.9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07.***.***.6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52.***.***.16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26.***.***.22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89.***.***.5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134.***.***.19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C
[244.***.***.240]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245.***.***.20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141.***.***.128]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下列各对离子的混合溶液,在浓度均为0.3 M盐酸条件下,不能…”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能否在I实验装置中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的较为纯净的NO气体_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___.

(3)若用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则: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空气,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充满整个干燥管,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______.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空气推出),关闭止水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上述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______.魔方格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1985年夏,广西某单位在检验液化石油气体槽车,槽车在进行外部检查时,更换了部分阀门,按规定应作气密性试验。试验前槽车没有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以器内所放出的气体不能点燃为标准,来判别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经多次点火试验,认为器内无残余可燃气体后,即关闭阀门。数小时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当试验还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时,整个槽车破裂,封头飞出。经查,事故是由于器内的石油残液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爆炸时间是14时左右)继续蒸发出可燃气体,与试压的空气混合,在静电或由高速流动的铁锈、油垢等物所产生的摩擦热的诱发下,发生化学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冲击,造成容器破裂。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来判别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这种方法是可靠的。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1985年夏,广西某单位在检验液化石油气体槽车,槽车在进行外部检查时,更换了部分阀门,按规定应作气密性试验。试验前槽车没有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以器内所放出的气体不能点燃为标准,来判别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经多次点火试验,认为器内无残余可燃气体后,即关闭阀门。数小时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当试验还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时,整个槽车破裂,封头飞出。经查,事故是由于器内的石油残液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爆炸时间是14时左右)继续蒸发出可燃气体,与试压的空气混合,在静电或由高速流动的铁锈、油垢等物所产生的摩擦热的诱发下,发生化学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冲击,造成容器破裂。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无须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1985年夏,广西某单位在检验液化石油气体槽车,槽车在进行外部检查时,更换了部分阀门,按规定应作气密性试验。试验前槽车没有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以器内所放出的气体不能点燃为标准,来判别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经多次点火试验,认为器内无残余可燃气体后,即关闭阀门。数小时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当试验还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时,整个槽车破裂,封头飞出。经查,事故是由于器内的石油残液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爆炸时间是14时左右)继续蒸发出可燃气体,与试压的空气混合,在静电或由高速流动的铁锈、油垢等物所产生的摩擦热的诱发下,发生化学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冲击,造成容器破裂。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在作气密性试验前,槽车应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图]A、AgCl > Ag2CrO4> AgBrB、AgCl > AgBr&g...

A、AgCl > Ag2CrO4> AgBr

B、AgCl > AgBr> Ag2CrO4

C、Ag2CrO4> AgCl > AgBr

D、AgBr> AgCl > Ag2CrO4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图]A、0.0013 molB、0.036 molC、0.001 molD、0.084 mol...

A、0.0013 mol

B、0.036 mol

C、0.001 mol

D、0.084 mol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图]A、BaSO4沉淀B、AgCl沉淀C、AgCl与BaSO4共沉淀D、无沉...

A、BaSO4沉淀

B、AgCl沉淀

C、AgCl与BaSO4共沉淀

D、无沉淀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难溶盐化学式为MX2 ,其溶解度S和Ksp的关系为( )

A、S=Ksp

B、

C、

D、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图]A、0.16~4.07B、1.6~5.47C、-0.36~3.50D、-0.26~3.07...

A、0.16~4.07

B、1.6~5.47

C、-0.36~3.50

D、-0.26~3.07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图]A、0.3B、2.2C、2.6D、3.1...

A、0.3

B、2.2

C、2.6

D、3.1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