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罐车底拖一条铁链是为了防止摩擦起电造成危害

B.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细小水流,是因为气球和水流带上了异种电荷

C.磁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相互作用增大机车牵引力

D.电脑中安装的微型风扇是为了除尘

提问人:网友owents 发布时间:2022-01-07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网友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5位网友选择 A,占比62.5%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5%
  • · 有1位网友选择 B,占比12.5%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70.***.***.8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55.***.***.241]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42.***.***.34]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248.***.***.8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B
[76.***.***.227]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D
[183.***.***.45]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52.***.***.102] 1天前
匿名网友 选择了A
[195.***.***.50] 1天前
加载更多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同一类的电学现象时

A.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引轻小纸屑

B.手摇静电起电机产生静电

C.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细水流

D.摩擦过的气球会粘在小猫的身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关于在头上摩擦过的气球可以拉动易拉罐和木棒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头上摩擦使气球带静电,靠近易拉罐会产生感应电荷,异号电荷相互吸引

B.在头上摩擦使气球带静电,靠近木棒会产生极化电荷,异号电荷相互吸引

C.气球真的具有超能力

D.气球的超能力其实是摩擦起电后的静电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B.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负电荷

C.小通草球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则该小通草球一定带正电

D.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可以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正确的是()

A.吸引起电

B.接触起电

C.摩擦起电

D.火花起电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这就是静电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单选题】22. 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油罐汽车在地上拖着的铁链,是为了泻放油料装卸、运输时因摩擦产生的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罐车后面要拖一条铁链以便使车上的静电随时传到地上B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罐车后面要拖一条铁链以便使车上的静电随时传到地上

B.机动车去寒冷的地区必须换防冻液

C.火车头上的车灯装得很高是为了使灯光照得更远,让司机看清路前面的情况,保证夜间行车安全

D.小汽车后窗的玻璃上有细线条是因为双层玻璃窗里面粘上了一条条通电的薄膜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油罐车常常有一条铁链做的尾巴拖在地上,这样做的原因是()?

A.及时导走摩擦产生的大量电荷

B.进行地点定位

C.保持车身平衡

D.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早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就曾记录“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那么塞利斯记录的是一种

A.电现象

B.磁现象

C.弱力现象

D.引力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