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分别指出事件二中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安排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提问人:网友ljc525king 发布时间:2022-01-06
参考答案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更多“分别指出事件二中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安排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一)背景资料:某广场地下车库工程,建设面积18000m2。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一)

背景资料:

某广场地下车库工程,建设面积18000m2。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140d。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将施工作业划分为A、B、C、D 4个施工过程,分别由指定的专业班组进行施工,每天一班工作制,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流水施工参数见下表:

(一)背景资料:某广场地下车库工程,建设面积18000m2。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根据有关规定,针对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架)体系,编制了模板(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项目负责人批准后开始实施,仅安排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监督。

事件三: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所在地连续下了6d罕见特大暴雨(超过了当地近15年来该季节的最大降雨量),洪水泛滥,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施工单位认为这些损失是由于特大暴雨(不可抗力事件)所造成的,提出下列索赔要求

(以下索赔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

(1)工程清理、恢复费用18万元;

(2)施工机械设备重新购置和修理费用29万元;

(3)人员伤亡善后费用62万元;

(4)工期顺延6d。

问题:

1.事件一中,列式计算A、B、C、D 4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分别是多少天?

2.事件一中,列式计算流水施工的计划工期是多少天?能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3.事件二中,指出专项施工方案实施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理由。

4.事件三中,指出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并分别写出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一)背景资料 某广场地下车库工程,建筑面积18000 m2。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一)背景资料

某广场地下车库工程,建筑面积18000 m2。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99—0201)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140天。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将施工作业划分为A、B、c、D四个施工过程,分别由指定的专业班组进行施工,每天一班工作制,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流水施工参数见下表:

(一)背景资料 某广场地下车库工程,建筑面积18000 m2。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根据有关规定,针对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架)体系,编制了模板(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过施工项目负责人批准后开始实施,仅安排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监督。

事件三: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所在地连续下了6天特大暴雨(超过了当地近10年来季节的最大降雨量),洪水泛滥,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施工单位认为这些损失是由于特大暴雨(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提出下列索赔要求(以下索赔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

(1)工程清理、恢复费用18万;

(2)施工机械设备重新购置和修理费用29万;

(3)人员伤亡善后费用62万;

(4)工期顺延6天。

问题:

1.事件一中,列式计算A、B、C、D四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分别是多少天?

2.事件一中,列式计算流水施工的计划工期是多少天?能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

3.事件二中,指出专项施工方案实施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4.事件三中,分别指出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三)背景资料:某高校新建1栋办公楼和1栋实验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地下1层、地上1

(三)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1栋办公楼和1栋实验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地下1层、地上19层,建筑檐高82m;实验楼6层,建筑檐高22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1)电梯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2)保温工程的保修期限为10年。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总承包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办公楼采用1台塔吊、1台外用电梯;在七层楼面设置有自制卸料平台;外架采用悬挑脚手架,从地上2层开始分五次到顶。实验楼采用1台物料提升机;外架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监理工程师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 87号)的规定,要求总承包单位单独编制与之相关的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

事件二:办公楼外用施工电梯与各楼层连接处搭设卸料通道,与相应的楼层接通后,仅在通道两侧设置了临边安全防护设施。地面进料口处仅设置安全防护门,且在相应位置挂设了安全警示标志牌。监理工程师认为安全设施不齐全,要求整改。

事件三:办公楼电梯安装工程早于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完,提前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总承包单位未参加。验收后电梯安装单位将电梯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整体工程完成时,电梯安装单位已撤场。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总承包单位参与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事件四:总承包单位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还提交了《工程质量保修书》,其中保温工程保修期按《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承诺保修5年。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保修书》不合格为由拒绝接收。

问题:

1.事件一中,哪些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指出事件二中做法的错误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三中错误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4.事件四中,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做法是否合理?本工程保温工程的保修期限应该为多少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指出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说法正确和错误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分别指出事件一种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程序的不妥之处,并写正确做法。施工单位关于建筑节能工程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题】背景资料: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

【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题】背景资料: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2000m2,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层高3.2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堂一至三层中空,大堂顶板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屋面为女儿墙,屋面防水材料采用SBS卷材,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施工任务。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110吨Ⅱ级钢筋,钢筋出厂合格证明材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相关人员,聘请了外单位五位专家及本单位总工程师共计六人组成专家组,对《土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专家组提出了口头论证意见后离开,论证会结束。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大堂顶板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并绘制了《模板及支架示意图》如下。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重新绘制。【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题】背景资料: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题】背景资料事件四:屋面进行闭水试验时,发现女儿墙根部漏水,经查,主要原因是转角处卷材开裂,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了整改。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2)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三中《模板及支架示意图》中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 (4)按先后顺序说明事件四中女儿墙根部漏水质量问题的治理步骤。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2000m2,地下2层,地上5层,层高3.2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堂一至三层中
空,大堂顶板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屋面设女儿墙,屋面防水材料采用SBS卷材,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施工任务。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110吨HRB335级钢筋,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相关人员,聘请了外单位五位专家及本单位总工程师共计六人组成专家组,对《土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专家组提出了口头论证意见后离开,论证会结束。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大堂顶板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并绘制了《模板及支架示意图》如下。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重新绘制。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2000m2,地下2层,地上5层,层高3.2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堂一事件四:屋面进行闭水试验时,发现女儿墙根部漏水。经查,主要原因是转角处卷材开裂,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了整改。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2.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三中《模板及支架示意图》中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 4.按先后顺序说明事件四中女儿墙根部漏水质量问题的治理步骤。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背景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筏板基础,地上25层,钢筋混凝土剪 力墙结构。室内隔
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建设单位依法选择了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室内墙体等部分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建设单位同意施工总 承包单位将部分工程依法分包和管理。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安排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并提出了编制工作程序和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包括“安全有序”、“不损害公众利益”两项内容。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相应分包资质及能力确认方法及原则选择了裙房结构工程的分包单位。双方合同约定分包工程技术资料由分包单位整理、保管,并承担相关费用。分包单位以其签约得到建设单位批准为由,直接向建设单位申请支付分包工程款。 事件三:建设单位采购的一批墙体节能砌块经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检验发现导热性能指标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建设单位以指标值偏差不大为由,指令施工总承包单位使用该批砌块,施工总承包单位执行了指令。但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对此事发出书面整改通知,并报告了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了这一事件。 事件四: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总承包单位违反施工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行为,在当地建筑市场诚信记录平台上进行了公布,公布期限为6个月。公布后,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结合企业提出的申请和整改情况,决定将公布期限调整为4个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进行公布,公布期限也是4个月。 2.问题 (1)事件一中,项目经理的做法有何不妥?为什么?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包括哪些内容?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3)依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原建设部令第l43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就事件三,应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如何处罚? (4)事件四中,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诚信行为记录4个月期限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全国、省级不良诚信行为记录的公布期限规定中各是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背景 A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以施工总承包的方式承接某大厦工程施工,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将基坑工

背景

A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以施工总承包的方式承接某大厦工程施工,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将基坑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B建筑公司。就双方的相关责任划分,分包合同中作出如下约定:B公司对其施工范围内的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可自行确定和修改;

B公司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深12m,B公司编制了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包括A公司总工程师和业内其他专家共6人组成的专家组,对基坑施工专项方案进行了论证,方案完善后报监理审批执行。

事件二:基坑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灌注桩+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基坑开挖及支护过程顺利,但在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局部侧壁坍塌事故,未造成人员死亡,但轻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多达1600万元。

事件三:事故调查过程中,调查组发现基坑支护体系施工过程质量均合格。在基坑基本施工完毕,坑内出土马道最终收土时,用小型长臂挖掘机靠近坑边作业,造成基坑边局部承载力过大引起围护桩位移过大,锚杆预应力失效而坍塌。

2.问题

(1)指出分包合同中关于责任约定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2)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3)事件二中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该等级事故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4)事件三中,造成基坑边坡或支护事故的原因还可能有哪些(最少列出三项)?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大型水闸工程建于土基上,其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该闸在施工过程中

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大型水闸工程建于土基上,其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大型水闸工程建于土基上,其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该闸在施工过程中案例

该闸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程开工前,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企业的“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进行了检查;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本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落实了事故应急保障措施。

事件二:为加快施工进度,上游翼墙及铺盖施工时,施工单位安排两个班组,分别按照上游翼墙Ⅰ→铺盖1→铺盖2→铺盖3→铺盖4→铺盖5→和上游翼板Ⅱ→铺盖10→铺盖9→铺盖8→铺盖7→铺盖6的顺序同步施工。

事件三:在闸墩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温控措施不到位,造成闸墩底部产生贯穿性裂缝,后经处理不影响正常使用。裂缝处理延误工期40天、增加费用32万元。

事件四:桥头堡混凝土施工中,两名工人沿上、下脚手架的斜道向上搬运钢管时,不小心触碰到脚手架斜道外侧不远处的380v架空线路,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事故调查中发现脚手架外缘距该架空线路最小距离为2.0m。

问题:

1.根据《关于印发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导则的通知》(水安监[2011]475号)和《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建管[2006]202号),事件一中的“三类人员”是指哪些人员?事故应急保障措施分为哪几类?

2.指出事件二中上游翼墙及铺盖施工方案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3.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确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事件三中的质量事故属于哪一类?

4.指出事件四中脚手架及斜道架设方案在施工用电方面的不妥之处。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监管[2006]202号),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共分为几级?事件四的质量与安全事故属于哪一级?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
你好,尊敬的用户
复制账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简答题
点击打开微信